《安全管理环保》之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

《安全管理环保》之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

ID:55891227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环保》之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_第1页
《安全管理环保》之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环保》之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弃的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需数百年才能分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泡沫板等。因此,造成污染公害。      1.破坏市容环境。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2.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3.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2、。      4.危及动物安全。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白色污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危害生态环境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海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强。         林强教授指出,“白色污染”主要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所谓“视觉污染”,是指塑料袋、饭盒、杯、碗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散落在城市、旅游区和河流水面等,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因为视觉污染随处可见,群众感触很

3、深,反应特别强烈。         林教授从原理上解释了塑料降解时间长的原因。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会二三百年不腐烂。我省目前禁止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其实0.025毫米以上的塑料袋因为厚度大,降解时间更长,更要禁止使用。         林教授强调,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潜在的危害才更大。他说,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

4、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大多数人对“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