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李超.doc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

ID:5597062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8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_第1页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_第2页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_第3页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玩出了名堂》李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哈尔滨市香坊区东风小学校李超教学目标1.通过课内带课外的群文阅读方式,了解承接段落的特点,学习写人物活动的方法。2.通过“共读—发现,互读—探究,自读—运用”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合作思考的热情,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悟主人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2.发现作者是如何运用承接关系的构段方法把主人公的活动写清楚的。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承接关系的构段方法描述自己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五课《玩出了名堂》,教

2、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直接导入课文内容,为下面群文阅读节省了时间。】二、课文回顾1.你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2.课文哪两个自然段写了列文虎克玩的情景。【学生由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入到课文的重点段落。】三、学生课文第三自然段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三句话找出哪一句是写他玩的过程。请你把它画下来。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列文虎克玩的句子。3.指名读画的句子。4.出示断成三段的句子。指三名学生读句子。5.圈出每个句子中的动词。6.汇报7.你能加上“首先、然后、最后”把上面的句子读下来吗?8.学生试读。9.总结学习方法:刚才

3、我们研究他玩放大镜的自然段。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呢?我们先读画句子。再读圈动词,最后再读填顺序。就是这样学习的,那么同学们我们现在同桌两个人一组,我们来看这个自然段,你们俩通过三次的朗读,读懂这个自然段吗?【这段学习是全课的基石,学生三次读书把握了人物的活动过程,抓住了人物活动中的动作,理清了活动顺序。每次读都有目标,每次读都有收获,每次读都有思考,最后归纳出可以可供学生操作的方法。为学生自读自悟自己研究打基础。】四、学生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2.学生分三步汇报。3.总结:同学们今天再一次研究了这篇课文,我们发现作者在写玩

4、的时候,写得真好。要想写玩,就要写清楚他是怎样玩的,要想写清他是怎样玩的,就要抓住他的动作,要想把他的连续动作写好就要有先后顺序。同学真了不起,竟然发现了写怎么玩这样小自然段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在于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实践,增强语感,摸索规律。在上面的习得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在这段进行初步实践,感受方法。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扎实。】五、补充文本阅读(一)学习《煮石头》1.学生自读短文2.他玩的是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3.你能一下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来说一说吗?(二)、学习《玩镜片》1.出示打乱顺序的短文。2.学生默读短文。3.

5、.理清打乱顺序的短文。说说主人公是怎样玩的吗?(三)、学习《电影的诞生》片断1.出示短文及阅读要求同桌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读,一个人画,要求是读一句画一句?看你们俩人能不能把他玩的内容画下来!2.学生分组读画。3.学生汇报。【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三篇文本在内容有相同点,但在写法上却略有不同,而且在呈现时也遵循逐步深入的原则。通过这一组文章,就是要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八、课堂小结板书:玩出了名堂磨做看首先然后最后【教学反

6、思】玩出了名堂一、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本着“用课文学语文,在整组中悟规律,用积累提素养,在实践中学运用”的教学理念,以“课内带课外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实施我校“三分之二”教学模式来设计本节课。在备课时,我们从文章内容的角度选择了多篇课外文章,与《玩出了名堂》组成一组文章。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定了第一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阅读本组课文学习承接关系段落的构成,并能运用承接关系的段落来描述自己的活动。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在试讲之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扎实,研读方向性不强,目标没有

7、达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坐下来一起回顾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我们发现我们设定的目标有些偏高,步子迈得过大。三年级的孩子还要从学到练到再到内化的过程。为此我们大胆地进行调整,将第五段略去。通过第三段的学习,总结出三读的学习方法,学习第四段时,学生能学以致用,沿用第三段学习方法来自学并汇报第四段。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来更轻松。我们研讨设定了现在的教学目标。1.通过课内带课外的群文阅读方式,了解承接段落的特点,学习写人物活动的方法。2.通过“共读—发现,互读—探究,自读—运用”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成为学习的

8、主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