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doc

“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doc

ID:56000166

大小:5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doc_第1页
“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连加连减”教学的感悟与思考李国良1.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目标既是一节课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既是一节课的目标引领,又是一节课的评价依据。为此,要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教师能够目标引领、上下连贯、把握自如。例如本课的导入环节,通过游戏由一步计算的加法引入,就是为了唤醒学生已有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揭示连加、连减含义及计算方法”环节,通过具体的游戏活动、图形直观和阅读教材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探究

2、和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点拨、引导等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引领学生感悟数学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在“深化认识,巩固新知”环节,通过情境的动静结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模仿练习与应用法则相结合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意义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可见,教学环节不仅环环相扣,而且完全突岀了课前预设的“在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连加、连减,理解连加、连减意义;游戏等活动中,掌握连加、连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计算和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价值,增添

3、对数学的亲和情感”的目标意愿。从而促使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导”的目标明确,学生“学”的思路清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学生学习由一步加减法过渡到两步加减法,虽然不是很大的跨越,但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学习加减法“头脑中还是直观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抽象概括”,所以学习连加、连减意义还是存在不小的障碍,为此本课针对学生理解“合并、添加用加法”,“去掉用减法”等认知规律,根据“小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概念及技能,又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相

4、关理论,新课和练习环节都设计了形象具体的游戏活动,而在“巩固”环节,通过“综合性”练习,训练学生连加、连减的计算技巧,目的是通过充分的训练,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连加、连减的意义,探索连加、连减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连加、连减意义和掌握连加、连减计算方法,达到“正确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计算”的目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然而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