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doc

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doc

ID:56046462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doc_第1页
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科学第二单元第二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课大木小学龚成秀一、说教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所以它是前一课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化和概括。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他们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因此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白糖加热的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

2、类,他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好习惯。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教学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区别: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难点: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二.教学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本课教学主要

3、体现以下“四性”: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2、教学材料的结构性;3、科学探究的深入性;4、联系实际的广泛性。本课的教法和学法特点: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趣味性贯穿与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来获取知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3、体现教学的开放性。紧扣教材的两大部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教学中我采用四段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引导探究——验证归纳——实践应用。利用这种方法去引

4、导学生亲自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三.教学程序:1.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审题导入法: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激发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的学习过程是:先观察沙子和黄豆两种物质——描述物质特点——混合搅拌两种物质——分离物质——描述混合分离后的物质——与原物质比较——得出结论(物理变化的特点:没有产生新的物质)。2、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是本课的重点:主要让学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

5、包括的内容有:探究的问题、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过程是:观察白糖——加热白糖——观察发生的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的物质)利用这种学习的方式,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四、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现在我们提倡的是高效课堂。无论任何学科,都可以尝试:“课前三思,课后三想”的“回头看”的反思方法。课后三想是:1.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

6、识)2.他们是怎样学到的?(经验)3.还能不能有别的方法让学生学的更好?(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从这三方面总结起来我认为本节课教学是高效的。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项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