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

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

ID:56124992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0

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_第1页
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_第2页
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从教到学的认识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辩由来已久。我们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和定位,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从重视教到重视学在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往往有这样的趋势:初入职的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我怎么教”,甚至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说什么、第二句话说什么、做出什么样的手势都要事先想好。随着教学经历的积累,教师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教什么”上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呈现、主要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结构的梳理。当这两方面都能应付自如,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怎么学”。因为教师会发现尽管自己“教”得很精心,一节课的安排

2、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质疑解析环环相扣,教师语言形象生动,课件演示异彩纷呈,课堂节奏如行云流水,然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由此,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二)从指导学到研究学在实践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学是从重视“引导学生学”开始的,最初教师关心的仍然是“我怎么做”,即“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阶段在教师教研论文和说课稿中最常见的词汇往往是“创设情境”、“设疑激趣”、“问题导入”、“精讲释疑”、“鼓励探究”、“引导合作”、“及时表扬”,等等。仔细推敲,这些词汇的主语是谁呢?显然还是

3、教师。教师还是从自己的教出发来铺设课堂教学的路径,认为只要“教法”得当,在教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就能达到目标。殊不知,如果不关心学生应当如何学习,如果没有对学生学习的深刻理解和严谨设计,所谓“导学”岂非空中楼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上仅仅重视学、指导学、把学的时间还给学生是不够的,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与学生“怎么学”。于是教师开始研究学,最普遍的研究就是课堂观察。(三)从适应学到设计学学生“怎么学”?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版本:其一,学生实际是怎么学的(实然状态);其二:学生应该怎么学(应然状

4、态)。聚焦学生的课堂观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却无法回答第二个问题。这里所说的学生应该怎么学,不是从学习态度上讲的认真学、勤奋学,也不是从笼统的方法习惯讲的学会预习、及时复习、合理安排时间等,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应该做什么:是阅读、抄写还是表演、辩论?是计算、背诵还是实验、展示?这就是对学习的设计。从对学生的重视和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以学

5、定教,可以说更多地体现为在学习内容和进度上适应学生的实际,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怎么学”,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学生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都是由具体的学习活动形式来体现的。在以“自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自发地选择学习活动形式的,一般有查阅资料、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交流展示等形式,概括来讲是以教材文本处理为主。学习活动可以说是“无设计”的,或依附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本质不是对知识的文本复述,而是对信息的加工和编码,是对概念和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是经验的建构和认知结构的重组。为此,学习者应

6、当充分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感知、亲身体验、归纳概括、应用练习等各种学习活动过程。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其所指向的学习结果层级不同,所需要的内部学习心理过程及外部学习活动形式自然不同。所以,学生学习具体教学内容的活动形式应当是“有设计”的,学生用什么活动形式来学某一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这是教师教学设计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也就是我们今天跟老师们交流的专题内容: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我们来辨别三个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习为核心”。以学习为核心

7、不同于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核心,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的是“谁来学”,针对的是传统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以学习为核心也不同于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关注的是“学什么”,针对的是在教学内容选择和难度设置上忽视学生学习起点和已有经验的问题。以学习为核心,关注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怎么学”,针对的是当前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