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

ID:561266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探析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的错误观点。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重视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讲究教学艺术的运用,处理好教材向讲稿的转化及“讲出来”向“听进去”的转化问题,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同时,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本文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关键词】创设情景,确立问题,自

2、主探索,共同探索现在农村的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是:(1)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2)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学生机械地模仿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却束手无策。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本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五点有效的做法:6

3、一、创设情景在学习动机中,最有效的因素就是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为创设问题情境,本人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师生通过语言的描述。如在“韦达定理”这一节中,为了强调应用韦达定理时能注意△≥0这个条件,我便讲了一个故事给学生听,我的一个学生在当年中考中没有考虑△≥0这个条件而丢了一分,而那一年他就因这一分没有考上我区重点高中,为了读区重点高中而用5000块钱买了个学位,这就是一分钱等于5000块钱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个知识

4、的记忆。2、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创造富有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与知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日出的壮丽景观,然而提出如果把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把太阳看作一个圆,那么直线和圆有哪几种关系?抛出一个看似与数学无关而学生又感兴趣的话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63、利用实物模型或数学模型。如在“经过三点的圆”这一节中,我拿着一个破损的圆形的实物工具,走进课堂,展示给大家看,提出假如

5、这是一个一钱不值的残缺的“古董”?谁能够把它重新修复成完整的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你能帮助他吗?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把学生引向了“探索学习”之路。二、确立问题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数学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在“导”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启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逐步能提出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并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

6、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强调“问题提出”比强调“问题解决”更重要、更具有紧迫性。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便可完成。比如: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教师引申提出:等弦所对圆周角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思考,通过学生动脑、动手画图之后,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个命题不一定成立。三、自主探索6探索是问题提出的延续和发展,是学生根据自己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凭

7、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提出问题之后,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思维空间,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此时教师只需作适当地指导,定下适宜的探究方向与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和创造力,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组织、观

8、察、适当的点拨与及时的“推波助澜”。积极开展个别辅导,帮助问题解决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例如:画三角形外接圆,向学生提出:(1)经过平面上任意一点画圆;(2)经过平面上任意二点画圆;(3)经过平面上同一直线上任意三点画圆;(4)经过平面上不同一直线上任意三点画圆;圆心位置如何?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后,学生会发现:第(1)问题中圆心位置不定;第(2)问题中圆心位置在二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第(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