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

ID:56156124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7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1页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2页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3页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4页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摘要:网络课堂教学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网络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探析了网络探究、师生互动、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分层辅导、问题研究六种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对网络课堂教学进行了冷静的反思。关键词:网络、模式、自主、网络探究、师生互动、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分层辅导、问题研究背景:2002年10月,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之子课题《网络教育的整合性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的学科性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研究》的研究工作,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团队。研究小组成员目

2、前共15人,包括校长、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一线骨干教师。这支队伍人员精干,业务能力强,他们大多发表过数篇论文,能独立制作网络课件,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是指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它应该尽可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要避免信息网络对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一、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1、网络教

3、学强化学生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明显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张扬学生的个性。2、网络课堂突出教学交互性网络课堂不是简单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而是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它提供了多种教学互动方式,包括学生与教师交互、与课程内容交互、与媒体交互、与学习伙伴交互,还可以随时随地提问、留言。这样,既能够对学习状况即时诊断和评价,也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73、网络课堂便于教学针对性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

4、的超大容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认知水平落后的学生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而认知水平超常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新知识,每个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4、网络课堂促进学习主动性传统课堂突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学策略上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接受训练,导致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在网络课堂环境下,学生面对大量的交互性强的资源,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主动寻求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网络课堂整合信息技术工具

5、性传统教学中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主要停留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等层面。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看得见,摸不着,只能“望机兴叹”,甚至增加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而网络课堂环境下,电脑、网络、投影等工具成为学生认知的常规工具。信息技术和读、写、算一样,成为学习各科知识的基本技能。这样,学生不必专门学习,就可在不经意中熟悉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信息素养。二、网络课堂的几种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中,注重充分发挥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通过学习吸收他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实践,试图建构合理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积

6、极的成效。1、网络探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主要特点: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如角色扮演),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构建信息体系。一项探究式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心程度、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是教师预先设计好WebQuest7(网络探究)学案,上课时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探索。什么是WebQuest呢?其创使人伯尼·道奇认为“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活动,在

7、这个活动中,学生所接触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都来自因特网”。WebQuest由六个基本模块组成: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反思。它使学生参与到一个真实主题或问题的探究中,目的是促进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WebQuest为真实问题的探究提供了脚手架,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通过指定的的网络资源,回答预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2、师生互动式新的课程理念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从而产

8、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网络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软件平台。在学生机房安装网络教室软件(如苏亚星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可以在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