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doc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doc

ID:56194404

大小:3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doc_第1页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案例背景: 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的过渡期,充满期待又有些害怕,他们可能会畏惧老师,畏惧同学,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会时不时耍任性,与老师发生冲突。因为一切都比较陌生,所以选择躲在家长身后,不愿见老师,不愿上学,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加以导,帮助孩子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否则长期下来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案例介绍: 我们班的吕志鹏小朋友今年5岁,刚入园,比较好动,该幼儿从小由母亲亲手带大,母亲很溺爱他,总是百依百顺,每天上学总要将他送到教室里,帮他收拾好课桌,摆放好文具,课本后,才母子依依不舍。所以这孩子做事十分依赖母亲,由于对母亲

2、的依赖心理,上学后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又因其性格倔强,任性,遇到困难易退缩等性格原因,换上了“上学恐惧症”。案例分析: 个性特征:对于这个孩子,其状况的形成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因为残疾,靠仅有的一点生活津贴生活,即使这样,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所以他们相依为命.因为丈夫对她造成的伤害,所以她很恨孩子的父亲,从小就对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好人,父亲抛弃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依赖的就是妈妈”,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已经埋下了阴影,不愿敞开心扉,不敢与人交流,眼神中总是游离着忧郁。二是教育理念落后。别人上学他只是拿

3、着棍去打鸟,钓鱼,所以,孩子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不知道,母亲却说:“以后只要能认识几个钱就行”。辅导措施:1、进行心理辅导:先建立信任关系,采用讲故事和游戏的治疗方法。让孩子的依恋从母亲身上移情到我身上,再逐步过渡,并针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几次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帮助之下,他基本消除了“上学恐惧症”重回幼儿园,但中间也有过两次反复,又经过一次心理疏导,增加对其进行意志力、独立性训练及耐挫训练后,性格也比原来开朗了许多。与家长沟通,指出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太溺爱了。告诉家长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去搭理他,对他冷处理。等他脾气过后,再告诉他发坏脾气是坏学生的行为

4、,并对他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2、耐心引导,发现优点:经常去关心他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说说话,再寻找闪光点,如能自己整理书包了等,我就表扬他做得好,要某些幼儿都来学习他。做事认真负责就当个小小管理员。总之,只要一发现他的优点,就在班上重点表扬,使他自信了,做事也积极主动了。3、积极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认可配合: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导努力改正。教育孩子不要把坏脾气带到幼儿园来,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4、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老师要善于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他的优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感兴趣的事

5、情上。老师的信赖、小朋友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5、持之以恒地心理辅导:孩子的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幼儿期的烦恼。在这一点上,家长与老师要密切联系,紧密配合,不放过一个能教育孩子的细节之处。辅导成效: 在辅导这个案例的过程中,有过两次反复,都是由于母亲说话不守信用,不按时来学校接他,造成孩子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和母亲沟通后,母亲有了转变和改善,孩子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引导,有了错误,在老师的教育下也能勇敢承认。现在愿意听从老师的教

6、导了。所教学科的老师都明显看到了他的进步,每天自己开心地来上学,再没有出现过不上学的情况,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行为习惯也进步了。 案例反思:1、只有用爱心去感染这样的幼儿,家校合作,这样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建立自信,在自信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错误中,老师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引导,使学生逐渐成长。2、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小孩子耍点脾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

7、烂的阳光地带。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小孩子耍点脾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3、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幼儿,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幼儿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幼儿,对每一个幼儿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幼儿,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幼儿心态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