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doc

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doc

ID:56201354

大小:6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0

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doc_第1页
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鸡球虫病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及防治对策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阴雨潮湿的季节。球虫病一般暴发于2〜7周龄,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80%常可发生本病的流行和大批死亡)为特征,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现就一起鸡球虫病诊治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耸立,头卷缩,呆立一隅,食欲减少,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所污染、粘连。后期出现共济失调,翅膀轻瘫,饮水量增加,喝水欲望强烈,食欲废绝,用手触摸嗦囊,囊内充满液体,结膜与鸡冠苍白,迅速消瘦。粪便呈水样或带血。鸡只从发病到死亡数天至2〜3周不等。其后还有数十只鸡依

2、次发生此症状而死亡。2病理变化经对死亡鸡只进行剖检,发现鸡体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或发青,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血污染,羽毛逆立凌乱。肠粘膜出血及坏死,肠内容物血样,内含坏死剥脱的粘膜,或混有血的干酪样凝栓。肠腔高度扩张,肠壁发绿。肠内容物絮状、多汁或含有多量纤维素和脱落的肠粘膜。心脏、肝组织正常。3诊断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首先在载玻片上加50%甘油水或常水数滴,再以棉拭子刮取病变部粘膜,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加盖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检出球虫卵囊(或裂殖体);通过对此鸡场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及临床症状观察、药物试验、鸡场的饲养环境、各项饲养指标、技术管理水平等结

3、果判断,该场鸡只感染鸡球虫病。4治疗采取综合防制措施。4.1加强环境和垫料消毒,搞好鸡舍常规消毒,利用金星消毒液稀释100倍,喷雾或淋洒,然后对地面、墙角及隔网进行火焰消毒,再对垫料喷洒氨水或氯化酚类消毒药,最后用甲醛烟薰蒸48h,通风2〜3d后,把鸡群转入。4.2加强通风,对该鸡舍加强通风工作,及时清除或更换潮湿垫料,保持垫料干燥,以控制此病。4.3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安排饲养人员对鸡群每口观察,快速诊断,选择广谱、高效、经济的抗球虫药,通过饮水和饲料相结合的方式投药。并将发病鸡只进行了隔离,分成两组,一纽采用磺胺二甲基喘噪,按0.1%混入饲料,连用3d

4、:另一•纽采用百球清,制成2.5%溶液,按0.025%混入饮水,即1L水中加百球清ImL,连用5d,鸡只逐渐痊愈。5小结与体会5.1凡养鸡的地方,都有球虫病原存在,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全年都可发生,通过对该规模化鸡场饲养环境分析,该鸡场连续光照不够,温度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好、饲养密度过高等不利因素,导致发生该病。凡被病鸡或带虫鸡粪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都有他子化卵囊存在。其它种鸟类、家畜、昆虫以及饲养管理人员均可机械地传播卵囊,临床试验证明:球虫卵囊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2d后发育成感染性卵囊,鸡吃下这种卵囊污染的原饲料,饮水后卵囊

5、便在肠上皮发育,不断进行有性繁殖,严重破坏上皮细胞,从而引起发病。5・2加强饲养管理,自由采食1周后,开始限饲,4周开始实施限水计划,及吋清除或更换垫料,减少应激反应,加强通风,保持垫料干燥,是防治球虫爆发的关键措施。同吋,供应雏鸡以富含维生索的饲料,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鉄皮屮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在球虫病爆发吋,要限制日粮屮的就皮;碳酸钙(海蛤壳)也有促进球虫发育的作用,应肖少用。日粮屮应加入富含维生索的青绿饲料。5・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消除侥幸心理,按时投放预防药物,管理人员坚持每天深入鸡舍,观察鸡群,真正做到“早、快、严、小”,将损失

6、降到最低限度。5.3.1常用的治疗药物①磺胺二甲基卩密唳,按0.1%混入水屮,连用2d,或按0.05%混入饮水,连用4d,休药期为10d。②氨内琳,按0.03%混入饮水,连用3d,休药期为5d。⑧百球清,2.5%溶液,按0.0255%混入饮水,在后备母鸡群可用剂量混饲或饮水3d。5.3.2常用的预防药物使用抗球虫药物预防球虫病是防治球虫病第一重耍手段,它不但可使球虫的感染处于最低水平,而且可使鸡保持一定的免疫力,这样可确保鸡球虫病免于暴发,从雏鸡出壳后第1天开始预防。①氨丙琳,按0.0125%混入饲料,从雏鸡出壳到屠宰上市为止,无休药期。②球痢灵,按0.0125%

7、混入饲料,休纱期为5d。⑧氯苯弧,按0.033%混入饲料,休药期5d()④克球多,按0.0125%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按0.025%混入饲料,休药期为5d。5.4任何一种药物在连续使用一段吋间后都会使球虫对它产生抗药性,可采取两种用药方案:一是轮换用药,即在一年的不同吋间段里交换使用不同抗球虫药;二是穿梭用药,即在鸡的一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药物。生长初期用效力屮等的抑制性抗球虫药物,使雏鸡能带有少量球虫以产生免疫力,生长后期用强效抗球虫药物,如横胺类等。及早控制球虫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