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

ID:56297433

大小:888.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6-10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_第1页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_第2页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_第3页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_第4页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第三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第三节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第四节弹性敏感元件的材料§1概述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而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的现象。弹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尺寸或形状,而当外力去掉后又能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形。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体。§1概述弹性敏感元件:利用弹性变形实现将被测量由一种物理状态变换为另一种相应物理状态的元件。作用:直接测量被测量常用的弹性敏感元件有波纹管、弹性梁、柱及筒、膜片、膜盒、弹簧管等。§1概述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根据不

2、同弹性敏感元件的结构特点,可以利用其在外界载荷作用下引起的位移、应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直接进行测量;也可以利用其在外界载荷作用下引起的等效刚度、等效质量或等效阻尼间接进行测量。因此,对于传感器、仪器仪表的核心弹性敏感元件而言,必须深入研究在被测量作用下,其位移、应变、应力的变化规律,或研究其等效刚度、等效质量、等效阻尼的变化规律。§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1、定义2、弹性特性3、弹性滞后4、弹性后效和蠕变5、固有振动频率1、定义作用于弹性敏感元件上的输入量(力、力矩或压力)与由它引起的输出量(位移、应变或转角)之

3、间的关系。§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2、弹性特性(1)刚度单位输出量所需要的输入量即为刚度。一般用k来表示。F——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的输入量x——弹性敏感元件产生的输出量作用:反应弹性敏感元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2)灵敏度(柔度)单位输入量引起的输出量。是刚度的倒数一般用Sn来表示。F——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的输入量x——弹性敏感元件产生的输出量§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弹性敏感元件并联:弹性敏感元件串联:i—串联或并联弹性敏感元件的数目—第i个弹性敏感元件的灵敏度§2弹性敏感元件的

4、基本特性3、弹性滞后弹性敏感元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弹性特性的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弹性敏感元件的滞后误差图3.1弹性敏感元件的弹性滞后滞环§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弹性滞后是某些传感器产生迟滞误差的主要原因。弹性滞后产生的原因:弹性敏感元件工作时其材料分子间存在内摩擦。§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4、弹性后效和蠕变弹性敏感元件在阶跃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形变不是立刻完成,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间隔逐渐完成变形的现象成为弹性后效。图3.2弹性敏感元件的弹性后效§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弹性蠕变当外力保持恒值

5、时,弹性敏感元件在一个较长时间范围内仍然缓慢变形的现象。弹性后效是引起某些传感器测量过程中产生重复性误差的主要原因;弹性蠕变是影响某些传感器测量过程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5、固有振动频率固有频率决定其动态特性,一般来说,固有频率越高,其动态特性越好。k—弹性敏感元件的刚度me—弹性敏感元件的等效振动质量与灵敏度相矛盾§2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1、弹性圆柱(实心和空心)图3.3弹性圆柱结构简单,可承受很大载荷;但产生的位移很小,所以往往以应变作为输出量。§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轴向

6、承受作用力时,在与轴向成α角的截面上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为:F—沿轴线方向的作用力E—材料的弹性模量μ—材料的泊松系数A—圆柱的横截面积α—截面与轴线的夹角(3.6)§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α=0时,α=90°时,在轴线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最大。引入灵敏度结构系数β:应变:圆柱应变大小决定于其灵敏度结构系数、横截面积、材料性质和所承受的力。§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柱形弹性敏感元件的固有频率:l—柱体元件的长度ml—柱体元件单位长度的质量ρ—柱体元件的材料密度圆柱形弹性敏感元件主要用于电阻应变式拉力或压力

7、传感器中。§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2、悬臂梁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多用于较小力的测量,以应变或自由端的位移作为输出量。根据梁的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等截面梁和变截面梁(等强度梁)。§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1)等截面梁图3.4等截面悬臂梁在距离梁的固定端x处的应变为:§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位移)作输出量时,挠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固有振动频率:减小厚度可以提高灵敏度,但降低了固有振动频率,而材料的特性参数(E,ρ)对灵敏度和固有频率都有影响。§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2)变截

8、面梁(等强度梁)等强度梁在自由端加上作用力时,梁上各处产生的应变大小相等。如何保证等应变性?图3.5变截面悬臂梁作用力F必须加在梁的两斜边的交汇点处§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等强度梁各点的应变值:自由端的挠度:固有振动频率:§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3、扭转棒棒端承受力矩时,棒环向产生的剪切应力为:图3.6扭转棒J—横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r—所考虑点的半径§3弹性敏感元件的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