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

ID:56401744

大小:63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6-16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1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2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3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4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5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6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7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8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9页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课件1―判断及简单判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判断推理杨凤义执业律师、市律协理事黑龙江龙之门律师事务所2012-02-08第二编判断之概述第一讲判断概述一.什么是判断二.判断的逻辑特征:一是有所断定。二是有真假。三.判断与语句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物作出了判定。例如:齐齐哈尔多么美丽啊!年轻人,不要吸烟!难道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吗?3.判断与语句并非一一对应四.判断的种类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第二讲性质判断一.性质判断概述1.定义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指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例如:所有政法院

2、校的学生都是学过逻辑学的。2.结构任何性质判断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注意】性质判断本身不包含其它判断成分,它实际上只是断定了“S”与“P”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所以它属于简单判断。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二.性质判断的种类“所有S是P”,(即全称肯定判断,可记为SAP)“所有S不是P”,(即全称否定判断,可记为SEP)“有的S是P”,(即特称肯定判断,可记为SIP)“有的S不是P”,(即特称否定判断,可记为SOP)“某个S是P”,(即单称肯定判断,可记为SaP)“某个S不是P”,(即单称否定判断,可记为S

3、eP)【注意】由于单称判断是对主项全部外延的断定,这一点与全称判断相同,所以,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又可被看作是全称判断,在推理中按全称判断处理。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三.性质判断的变化形式(语句转换)日常语言中的性质命题往往使用非逻辑标准的形式表达,主要语句转换有:1.不(都好)=有的不好即—(A)=O2.不(都不好)=有的好即—(E)=I3.不是(有的好)=都不好即—(I)=E4.不是(有的不好)=都好即—(O)=A例如:没有不透风的墙(A)=所有的墙都透风画饼哪能充饥(E)=所有“画”的饼都不能充饥不少员工考过公务员(

4、I)=有些员工考过公务员人不都讲实话(O)=有的人不讲实话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四.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概念的语义所指包括了概念的全部外延。如:①“牛”是动物;②“马”不是“牛”。两牛一马的外延都是周延的。【注意】全主否谓是周延的。性质判断形式主项谓项A周延+不周延-E周延+周延+I不周延-不周延-O不周延-周延+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五.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及逻辑方阵—所谓对当关系,是指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一定的真假制约性。A、E、I、O、a、e之间的真假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图形来表

5、示,这个图形“逻辑方阵”考点二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六.对当关系直接推理1.真→假: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①A=>-E②E=>-A③A=>-O④O=>-A⑤E=>-I⑥I=>-E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2.假→真: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①I=>-O②O=>-I③A=>-O④O=>-A⑤E=>-I⑥I=>-E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3.真→真:全称—特称①A=>I②E=>O4.假→假:(特称—全称)①I=>A②O=>E第二编判断之性质判断【注意】对当关系中,先找矛盾关系,再找反对关系或者下反对关系,最后再用从属关系(因直接运用从属关系不能确定

6、命题的真假)。★对当关系及逻辑方阵.doc★对当关系例题.doc★简单命题例题.doc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1:全称指的是“所有的”,这一点一般人不会产生误解,SAP就是指每一个S都是P;但特称“有”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和日常生活有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是指“有一部分”,这一部分可多可少,可以少到一个,也可以多到n-1个,在这一点上,逻辑学与日常生活是一致的,但在剩余的部分,二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指“只有一部分人是学生”,这句话同时意味着“另外有一部分人不是学生”,但在逻辑学

7、中,这句话是指“至少有一个人是学生”,而“另外一些”人是不是学生呢?这句话没说,既然没说,就是有可能是学生,也有可能不是学生。这就是说,从逻辑学角度说,“有人是学生”既可能表示“有一部分人是学生,同时有一部分人不是学生”,还可以表示“所有的人都是学生”。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2:在标准的逻辑学术语中,“全称”用“所有”表示,“特称”用“有”表示,但在考试中出现的往往不是标准术语,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区分哪些是全称,哪些是特称。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有三点:①没有量项的判断应该都当成全称判断,如“人是要吃饭的”;②“有一部分”、

8、“有几个”、“少数”、“多数”等等都表示特称,一定要按照特称来理解,如“我们班有几个人是黑龙江人”;③以否定整句话形式出现的一定要先转化为肯定整句话的形式。如“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逻辑学”、“没有人落选”。第二编判断之关系判断第三讲关系判断一、关系判断概述1.定义【注意】区别一个判断是不是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