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

ID:56433098

大小:5.90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6-1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_第1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_第2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_第3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_第4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03陈卫国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GranulocyticLeukemia什么叫粒细胞?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含有特殊染色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的细胞称之为粒细胞。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什么叫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

2、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目  录一、概述,简介二、临床表现,体征三、分型及分期四、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五、诊断与鉴别诊断六、治疗七、病程与预后概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绝大多数病例(90%以上)具有慢粒的标记染色体—Ph染色体。慢粒起病及发展较缓慢,大多死于急性变。年发病率为0.36/10万。简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以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

3、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临床表现: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4.脾大、不明原因

4、的消瘦及盗汗等。CML巨脾分型:(1)典型慢粒,即ph1(费城一号染色体)阳性。(2)不典型慢粒,又称Ph1阴性、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中位年龄>65岁),脾脏轻度肿大。(3)幼儿型慢粒,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或婴儿的慢粒。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缓慢,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分期:(一)慢性期即稳定期。此期对化疗有效,部分患者可稳定达10年以上。如无有效治疗,则常死于并发症,如白

5、细胞淤滞、脾梗死或破裂、血栓或出血现象等。分期:(二)加速期对通常化疗抗药;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脾脏进行性肿大;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在血中或骨髓中>O.10;出现Ph以外的染色体异常。加速期可维持数月至数年。分期:(三)急变期此期临床表现同急性白血病,具备下列之一者即可诊断:原粒细胞或原淋加幼淋,或原单加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O.30;骨髓中原始粒加早幼粒细胞≥o.50;有髓外原始细胞漫润。慢粒急变通常为急粒变,少数可急淋变或急单核变。慢粒急性变预后差,常

6、在数月内死亡。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一)血 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为慢粒特征,可高达(100-800)x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很少,主要是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均增高。血象的多样化为慢粒特点。在早期,血小板多正常,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并可出现贫血。可见杆状核嗜中性粒细胞(左上),分叶核嗜中性粒细胞(中央偏右),淋巴细胞(中央偏左),单核细胞(左下),嗜酸性粒细胞(右上),嗜碱性粒细胞(右下)和血小板(杆状核嗜中性粒细胞右侧的小蓝块)。

7、白细胞分类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很少,主要是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均增高。慢粒外周血涂片(二)骨髓象骨髓中有核细胞显著增多,而以粒系为主。其中主要为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细胞,原粒细胞不超过10%。嗜酸和嗜碱细胞也增多。红系细胞少,粒、红比例增高。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晚期减少。正常骨髓涂片(一)正常骨髓涂片(二)慢粒骨髓涂片(三)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NAP)测定多数慢粒患者NAP缺如或降低,完全缓解时可恢复正常,复发时又下降。本试验有助于区别类白血病反应及其他

8、骨髓增生性疾病,也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四)细胞遗传学检查90%以上患者的血细胞中有一种异常的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阴性者比阳性者差。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一般病例根据脾肿大及典型血象与骨髓象等不难做出诊断。对早期诊断困难或不典型慢粒患者,应进行Ph染色体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如肝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