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柱基础加固.pdf

独立柱基础加固.pdf

ID:56448541

大小:142.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独立柱基础加固.pdf_第1页
独立柱基础加固.pdf_第2页
独立柱基础加固.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独立柱基础加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独立基础的纠偏与加固一、工程概况某厂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并投运。2005年8月15日大雨过后,局部地基发生沉降,凹陷变形,厂内两个开关支架(分别编号为AB),其中A支架北部有倾斜、沉降现象,其基础沉降达到8cm,B支架也存在沉降的可能,严重影响厂区的正常运行。初步分析,造成沉降的原因如下:1、基础施工过程中,开挖回填土质不密实。2、上部湿陷性黄土遇水产生湿陷。3、短期内地下水文条件变化较大,(地下水位由5m上升为2.5m)地基侵水后强度降低,造成基底回填土一侧有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至使支

2、架柱倾斜。开关支架基础为独立基础,基础深度为2.0m,平面尺寸为1.5*1.5m。在查明基础倾斜原因后,分别对两个开关支架基础,制定了加固措施。求对已发生沉降的A基础扩大托换处理,对未发生沉降但存在沉降可能的B基础采取灌浆托换进行处理。二、具体方案(一)A基础扩大托换1、支架临时加固托换纠偏前,应对设备支架进行临时加固、支架采用两根斜拉钢丝绳和一根钢管支撑、平面呈120度夹角固定。柱顶与钢丝绳连接部位采用绳卡固定,地面采用地锚与钢丝绳连接绳卡固定。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支架表面不磨损,在钢支撑部位加装保护铁

3、皮,在钢丝绳连接处用采条布进行包裹,钢丝绳首先用紧绳器紧紧,然后加装调节器,确保钢丝绳受力均匀,松紧可调。地锚采用人工洛阳铲掏土成孔,孔深3米、孔径400mm,然后插入φ377×8mm钢管,为增加侧摩阻力,管壁开槽,呈梅花形布置,每周三个,每排净间距2mm,槽宽2㎝,长15㎝,管内安装1根塑料注浆管,管内充填1-3㎝碎石,管外用中粗砂回填,然后用1:1的水泥浆进行注浆,使地锚凝固成一个整体。管口用1㎝厚钢板封堵,钢板上焊接φ20钢环,作为与钢丝绳的连接点。施工中严格控制孔深、孔径。每孔采用钢尺进行测量

4、,确保达到方案要求,使地锚牢固可靠。对施工原材料,无论钢管规格、质量、碎石粒径、含泥量、水泥标号,生产厂家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不合格材料严禁入场。注浆采用1:1水泥浆,确保注浆稳定压力不小于0.3MPa。2、托换基础施工分别在被纠偏基础的东西两侧人工开挖二至四个条形基坑,基坑长3.5-1.0m,深2.0-2.5m(见地下水不能施工为止),基础开挖遵循等量代换原则,即新开挖基坑的总面积不小于被纠偏基础的底面积。基坑开挖后,在坑底人工打入φ48钢管柱,桩长2.0m,每侧在基础倾斜方向打入20根,桩位采取均

5、匀布桩。施工中为减少打入摩阻力和基础挤密作用,钢管下部封闭成尖头。钢管柱施工完成后,上部铺10㎝左右厚1-3cm碎石垫层,坑内采用土胎膜的方式浇注500mm厚C30混凝土,混凝土顶部预埋500×500×10的钢板,钢板固定前调平以被千斤顶顶升之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上、下分别铺设一层钢筋网片,上部留置φ20插筋,间距100mm均匀分布,以备与二次浇筑混凝土连接。3、牛腿制安在纠偏基础东、西两侧,各安装两个牛腿,作为千斤顶顶升支撑点,牛腿制作按专业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千斤顶采用50T螺旋千斤顶。安装过程

6、中,首先在每个牛腿安装部位,采用冲击电锤各施工6个钻孔,钻孔直径φ28,孔深250mm,然后用压缩空气或毛刷清理孔内粉尘,反复三四次清理干净后,按方向置入高强化学胶管,再用电动工具将高强化学锚栓钻入孔中,转速控制在250转/分以内,螺栓推进速度为2㎝/秒,固化时间不小于1小时,胶管型号采用HJM-24,螺杆型号采用HJA-24×300,平均抗剪力大于70KN,待达到固化时间后,用螺栓将牛腿固化于锚栓上。4、基础纠偏在牛腿下部,托换基础上安装50T千斤顶顶住牛腿,顶升纠偏支架基础,调整千斤顶使得基础达到

7、原设计标高要求后,采用钢凳加钢板的方式将千斤顶替出。纠偏过程中为保证基础均匀上升,两侧采用同步提升办法做到步调一致。为保证纠偏后基础不回弹,在一次纠偏后,我们对基础进行了多次观测,并进行了二次纠偏调整,对稳定后的基础进行了3次观测,保证了基础纠偏后稳定、可靠。5、二次浇筑,基坑回填,基底注浆基础调平后,在基坑内二次浇筑C30混凝土,将牛腿、钢板及一次浇筑基础连接成整体,确保基础稳定性。二次浇筑完毕后,对上部基坑进行回填,回填采用人工填土分层夯实,每次虚铺厚度200mm,夯击3-4遍,逐层夯实到地面为止

8、。二次浇筑前在基础下部插入塑料注浆管,待基坑夯填后,采用压力注浆将基础下部空洞、裂缝填满,确保基础稳定。浆液配比采用1:1水泥浆加3%早强剂,稳定压力不小于0.3MPa,注浆量每基础3m³,达到稳定压力持压1-2分钟,注浆结束。6、地表恢复基坑回填完成后,对地表进行平整,并按原貌恢复地砖及其它。(二)B基础灌浆托换由于东侧紧邻马路,无法施工,本次施工只对西、北、南三面进行小桩连梁托换加固,下部采用注浆围箍小桩托换原理,上部采用连梁托换与原基础浇筑一体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