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病害循环.ppt

九章病害循环.ppt

ID:56459540

大小:25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8

九章病害循环.ppt_第1页
九章病害循环.ppt_第2页
九章病害循环.ppt_第3页
九章病害循环.ppt_第4页
九章病害循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章病害循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病害循环病害循环(diseasecycle)是指侵染性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侵染循环包括三个环节:一、初侵染和再侵染二、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三、病原物的传播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定的。植物病害循环不同于病原物的生活史。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锈菌。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完成侵染过程,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

2、病,称为再侵染。1、再侵染作用:扩大蔓延,加重病害2、再侵染取决于:潜育期的长短寄主感病期的长短环境条件病害有无再侵染是制定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重要依据。第一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第二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是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1、病原物的越冬方式:◆休眠越冬:真菌◆寄生越冬:真菌、细菌、病毒◆腐生越冬:真菌、细菌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是初次侵染的来源。2、病原物越冬场所田间病株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和粪肥昆虫等传播介体各种病原物都可以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田间病株的体内活体外越冬或越夏。如黄瓜霜霉、小麦秆锈菌,小麦条锈菌,小麦丛矮病、大白

3、菜软腐、大麦黄矮。1)田间病株2)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混杂其中:虫瘿、寄生性植物种子、菌核等附着表面:腥黑穗病菌等侵入于内:散黑穗病菌,带病种薯等病原物的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土壤寄居菌(soilinvaders):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病原物属于此类。土壤习居菌(soilinhabitants):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如腐霉属,丝核菌属,镰孢属等,一般都是低级的寄生物。土壤本身有“灭菌”能力。3)土壤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存活,或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

4、的时期。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存活一定的时期。稻梨孢菌、玉米赤霉、大小斑病。温湿度对病菌的存活和萌发有很大影响,如小麦叶锈病冬孢子的萌发。4)病株残体玉米黑粉病、谷子白发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都可由粪肥传播。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后使用。5)肥料第三节病原物的传播把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传到田间健株上,也可将田间病株上的病原体传到其他的健株上,使病害扩展、蔓延和流行。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和其他动物传播主动传播人为因素传播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用最大;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

5、机械的传播最为重要。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一、气流传播1、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随气流传播。某些细菌可以随风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

6、侵染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二、雨水传播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2、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只有几十米远。3、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4、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三、生物介体昆虫、螨和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介体。黄瓜条纹叶甲可传播黄瓜萎蔫等细菌病

7、害。昆虫可以传播锈菌的性孢子和麦角菌的分生孢子。甲虫可以传播榆树疫病。松褐天牛可以传播松材线虫。鸟类可以传播桑寄生、槲寄生、梨火疫等病害。四、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1、土壤和肥料传播病原物,实际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动地被携带到异地而传播病原物。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带土的块茎、苗木等可远距离传播病原物;农具,鞋靴等可作近距离传播。2、肥料混入病原物,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可以由粪肥传播病害五、人为因素传播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