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

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

ID:56487499

大小:2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_第1页
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_第2页
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养生之道网导读: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每次一熬药水放多了就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倒了可惜,不倒又太多,只有选择浓缩,那么,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介绍吧。文章目录一、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二、熬药用什么锅三、熬药的下药顺序讲究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1、煎中药水放多了怎么浓缩如果煎中药水放多了,那么只需要微火慢炖,等到水蒸发得差不多了就行了。2、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是什么2.1、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2.2、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

2、火)保持微沸状态,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文火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为治感冒的药)煎15-20分钟左右,其他药一般煎40~50分钟。2.3、将第一次煎出的药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热水(水不要太多,以刚淹没药材2-3cm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的时间约20-30分钟左右即可。3、煎药的时间讲究有哪些3.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3.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

3、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3.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3.4、皆属轻清发散药,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例如薄荷若煮的时间太长,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将减少,直接影响功效。煎时间长了损失药效,所以要等其他药煎好之前5分钟放入锅内,后下药一般由药房包好并注有“后下”字样。3.5、有些饮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这类药如果久煎,

4、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熬药用什么锅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渍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

5、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熬药的下药顺序讲究1、下药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坚实的药物所含成分比较难煎出,宜先用武火煮15~30分钟,再加入其它药物同煎,如:石膏、代赭石、紫石英、海浮石等。挥发性强或不耐热性成分的药物,为减少成分的损耗,宜在煎毕前10~15分钟时下药,如:砂仁、辛荑、荆芥、菊花等。2、有毛茸的草药煎后易混悬于药液,服后易引起刺激性咳嗽;粉末状药物煎时易沉于器底,易于烧焦;还有些药煎煮后呈糊状,不易过滤,这都需要包煎,如:旋复花、蒲黄、百草霜、蚕砂等。特别贵重和一些特殊的中药最好

6、另行煎煮,取汁服用,如:人参、三七、鹿茸、耳环石槲等。有些药物用量少,又具有挥发性、易溶性,宜先研成粉未或磨汁,待药煎成后对入搅匀内服或冲服,如:麝香、狗宝、熊胆、珍珠、犀角等。还有一些可溶性和胶体药物,宜直接溶于温热的汤药中(也称后溶)如:蜂蜜、安息香油、阿胶、鹿角胶等。吸水量大的药宜先煮水去渣后再煎其它的药,如:伏龙肝、荷叶、大腹皮、丝瓜络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