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

ID:56732948

大小:1.0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6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_第1页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_第2页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_第3页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_第4页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年2月第32卷第2期·81·指南·标准·共识文章编号:1005-2224(2017)02-0081-10DOI:10.7504/ek2017020601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执笔:陈洁,程茜,黄志华,黄永坤,黄瑛,楼金玕,舒赛男,武庆斌,王文建,王宝西,张琳,郑跃杰制定专家(单位拼音排序):安徽省立医院(潘家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程茜、刘作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钱新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宝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玉君,王琳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贵

2、阳市儿童医院(朱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黄志华,舒赛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琳);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琳,梁庆红);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姜秀菊);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王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朝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永坤);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儿童医院(李玫);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董国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惠青);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蒋丽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万朝敏);深圳市儿童医院(王文建、郑跃杰);苏州大学附属

3、儿童医院(武庆斌);山西省儿童医院(张镁硒);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林荣军);武汉市儿童医院(梅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陈洁、江米足);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马廷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郑州市儿童医院(李小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邹明祥)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C随着人体共生菌群(commensalmicrobiota)及地使用益生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6年来,随着微其基因组的总和-人体微生物组(microbiome)与人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益生菌在国内的临床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应用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如本指南引用的文献展,益生

4、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益生菌中有75%是近6年发表的,其中近20%为多中心、(probiotics)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随机对照(RCT)研究、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等高级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作为药物在别研究证据,为此,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依据牛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世界上许多组织和国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临床证据水平分级与推[1-4]家制定了益生菌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但与化荐意见强度的标准,对近10年来国内儿童使用的学药物不同,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其作用效果具益生菌临床应用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检索评价,以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即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

5、不此制定了针对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在儿科应用的循代表本属或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目前国证临床实践指南。内使用的益生菌大多数是由国内的公司研制的,1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基本上没有在国外使用,仅有部分国外公司研制进口的益生菌在国内使用,所以,以国外使用的益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主要有双生菌菌株为基础制定的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显然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肠球菌、不适合于国内。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尽管使用的细201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菌种类与国外相同,但是菌株绝大多数与国外不组制定了《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年同。菌株(strain)

6、是指来自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5]10月)》,并且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及多个会议上进细菌,也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如青春型双歧杆菌行了宣讲和推广,对提高广大儿科医生正确规范DM8504株、长双歧杆菌NQ-1501株等。与其他药通讯作者:,电子信箱:物的标识不同,益生菌的剂量以每个包装含有的·82·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PediatricsFebruary.2017Vol.32No.2细菌菌落数(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CFU文献(2006.01—2016.10);(2)年龄18岁以下;(3)国相当于活菌的数量。国内临床使用的益生菌汇

7、总内使用的所有益生菌药物(表1,检索通用名和商品见表1。名)的RCT研究、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2.2证据等级评价与推荐意见强度对收集的文2方法学献采用OCEBM临床证据水平分级进行评价,并且[6-7]2.1检索数据库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形成推荐意见,见表2。推荐的强度依次为A、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B、C和D。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益生菌儿科应用推荐(维普)。英文数据包括PubMed/Medline、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