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

ID:56774535

大小:103.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08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一、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第一个过程动量守恒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总能量守恒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第二个过程动量守恒系统总能量守恒二、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

2、向移动。(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黑体辐射)三、光电效应光子说光电效应方程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证明光具有粒子性)(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②存在遏止电压:Uce=EK;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④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⑤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

3、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2、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3、光电效应方程:EK=h-WO同时,h截止=WO,Uce=EK四、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证明光具有粒子性)1、1918-1922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2、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略大,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3、光子的动量:p=h/λ光子的能量ε=hν波速公式c=λν五、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概率波不确定关

4、系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频率小波长大的波动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粒子性显著。2、物质波:1924年德布罗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波,波长λ=h/p,这种波叫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3、概率波

5、: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4、不确定关系:ΔxΔp≥(h/4π),△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x越小,粒子动量的不确定量△p越大,用单缝衍射进行解释)六、原子核式模型机构1、1897年汤姆孙(英)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2、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3、卢瑟福的α

6、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10-15m)和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七、氢原子的光谱1、光谱的种类:(1)发射光谱:物质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温高压气体发光产生连续光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线状谱,不同元素的线状谱线不同,又称特征谱线。(2)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

7、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2、基尔霍夫开创了光谱分析的方法:利用元素的特征谱线(线状谱或吸收光谱)鉴别物质的分析方法。氢原子的能级图nE/eV∞01-13.62-3.43-1.514-0.853E1E2E3八、原子的能级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矛盾为:a、原子是不稳定的;b、原子光谱是连续谱),1913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玻尔理论。2、玻尔理论的假设:(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