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ID:56842924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15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选自《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

2、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篇二: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高考诗歌鉴赏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鉴赏古诗鉴赏0205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101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

3、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

4、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

5、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倪其心)篇三: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注释]①苍苍:深青色。②杳杳

6、:深远的样子。③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④带:披着。⑤独:独自。[译文]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简评]这首小诗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也抒发了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

7、,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

8、敲棋子落灯花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2.对这首诗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