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鉴定课件.ppt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

ID:56930608

大小:5.6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7-21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_第1页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_第2页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_第3页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_第4页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药的鉴定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生药的鉴定1、生药鉴定的意义2、原植(动)物鉴定3、性状鉴定4、显微鉴定5、理化鉴定6、DNA分子标记鉴定主要内容: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2、制订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3、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一、生药的取样1、取样前详细记录品名、产地、规格、等级,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霉变或污染等情况。2、取样原则:总包件少于5件,逐包取样;总包件5~99件,

2、取样5件;总包件100~1000件,按5%取样。贵重药无论多少件,要逐包取样。3、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厘米以下的生药,用采样器取样,每包至少在不同部位取2~3份样品。4、将抽取的样品混匀,依对角线划×,分为四等份,取对角两份。1/3实验分析,1/3供复核,1/3留样保存。二、生药的常规检查1、杂质检查包括非药用部位、沙石、泥块、尘土等,算重量百分比。2、水分测定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3、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4、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5、挥发油测定甲法——适用于比重小于1.0的挥发油测定;乙法——适用于比重大于1.0的挥发油测定。三

3、、生药的限量检查1、砷盐的检查不得过百万分之十2、重金属的检查铅、铜、铬、3、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六六六——不得过百万分之0.2滴滴涕(DDT)——不得过百万分之0.2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百万分之0.14、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查大黄RadixetRhizomaRhei两千多年前,大黄就作为我国特产的药材而闻名于中外,成为国际性生药。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黄应用。公元前114年已经陕西运往欧洲。?马可波罗(1250~1323年)旅游东方时记载:“中国凉州(今甘肃)产大黄甚丰”。17世纪英国所用大黄为中国经印度运往英国。1687~1762

4、年间,俄国政府以中国大黄为专卖品,鉴别甚严,并以本品为主制订了“莫斯科标准”,凡不适于该标准的尽行剔去。由上可见,大黄在历史上就在欧洲享有盛誉。历史1、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2、吴普谓:“生蜀郡(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八月采根,根有黄汁。”3、苏颂谓:“以蜀川锦纹者佳。……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者(与今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综上所述: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结合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

5、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原植物为华北大黄RheumfranzanbachiiMunt.)相当。来源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1.的干燥根及根茎。注:Rheum(大黄属)由Reuma“河”而来,示在伏尔加河的Rha地方有产。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直立,粗大,中空。?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

6、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达1/4)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产地掌叶大黄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药用大黄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

7、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较少。采收加工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干燥。晒黄—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炕黄—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