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

ID:56956283

大小:285.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21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_第1页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_第2页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_第3页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_第4页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王来群主编)-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第二节: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即会计科目是对每一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再按其一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2、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是通过会计制度预先规定的。但会计制度在预先规定会计科目时,为满足经济管理对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2)结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要求;(3)做到适应性与稳定性

2、相结合;(4)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会计科目名称要言简意赅,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编号。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3、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体系包括会计科目的内容、级次和编号。(1)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各会计科目在反映资金运动各环节之间的横向联系。(2)会计科目的级次是指每一会计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3)会计科目的编号是指采用几位数字来列示每一会计科目在会计科目体系中位置的序列号并代表具体的会计科目。4、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可划分为五大类:(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成本类(5)损益类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5、会计科目的级次(1)总

3、分类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较粗的分类提供总括性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对分类总科目进行再分类提供详细、具体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6、会计科目的编号(1)编号。是以数字确定并代表具体会计科目的类别及在所属类别中的位置。(2)方法。一级科目一般用四位数(大分类、小分类和具体科目)编号法,大分类编号用一位数从1开始,小分类用两位数从00开始(00、10、11…),具体会计科目的编号用一位数从1开始。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资产类会计科目表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负债类会计科目表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所有者权益、成本与损益类会计科目表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4、(一)帐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设立在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上的户头,用来反映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的一种专门方法。(二)帐户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五大类。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也有的简称作“科目”,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叫二级科目、明细科目等,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第二节:账户二、账户的结构(一)账户的基本结构(1)与会计要素增减变动

5、相适应账户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2)一定会计期间的增加额合计,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3)一定会计期间的减少额合计,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4)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期末余额;(5)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便是下期的期初余额。以上四项金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二节:账户(二)账户结构图左方帐户名称右方第二节:账户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二者都被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但会

6、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它只能表明某项经济内容,而账户除了名称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以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二者往往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