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

ID:57004348

大小:5.8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7-26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_第1页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_第2页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_第3页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_第4页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密封知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密封基础知识什么是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也称端面密封,其至少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该端面在流体压力及补偿机械弹力的作用下,加之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面保持贴合并相对转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序言机械密封最早于1885年在英国发明并获得专利,首先获得应用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冷冻机装置上,同时出现了研究和生产机械密封的专业公司。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才相继出现研究和生产机械密封的专业机构(天津克兰),目前已有四十年历史,在普通机械密封领域技术及产品日趋成熟,大部分地方已能替代进口产品,性能接近国外产品。

2、目前国内具有规模的研究、生产厂家已有十余个,并在高参数密封及新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机械密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煤炭、食品、医疗、电力、纺织、环保等诸多领域。机械密封具有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运转可靠等特点,是现代企业流体输送机械应用最广、最有前途的密封形式,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7/30/20213机械密封的组成12344A.由静环和动环组成的一对密封端面,也称摩擦副。B.以弹性元件为主的补偿缓冲机构(弹簧、波纹管)。C.辅助密封圈(O形、V形、橡胶皮碗等)D.使动环和轴一起旋转的传

3、动机构。E.其它零部件(轴套、压盖、定位销、垫片等)机械密封结构传动关系轴或轴套───传动螺钉1──传动座2──弹簧3─动环(补偿环)6压盖──防转销9─静环(非补偿环)77/30/20216传动螺钉传动座弹簧推环动环密封圈动环防转槽静环密封圈静环机械密封优点密封性能好在长周期的运行中,密封状态稳定,泄露量很小,粗略统计,其泄露量一般仅为软填料密封的1/100使用寿命长在油、水介质中一般可达1-2年或更长时间,在化工介质中通常也能达到半年以上。轴或轴套无磨损(端面磨损)不需经常调整。端面磨损后可自动补偿,一

4、般情况下,无需经常性的维修。应用范围广。对现今许多工厂的“零泄漏”需要,软填料无法达到此要求;软填料适应范围广,随意性更大,但对于工厂,经常更换或维护将对工厂造成很大损失。机械密封分类单端面和双端面内装式和外装式机械密封动环外圆周表面与介质接触的密封形式称为内装式机械密封,而动环内圆周表面与介质接触的密封形式称为外装式机械密封外装式机械密封弹簧不与介质接触,可以用于强腐蚀、高粘度、易结晶以及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等工况条件。但其动环端面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存被打开的趋势,因此使用压力比较低,一般应不大于1Mpa。

5、内装式机械密封则可以满足较高压力的工况要求。一般情况下,外流式机械密封泄漏量较大平衡型与非平衡型弹簧内置式和弹簧外置式弹簧式和波纹管式普通两部件式和集装式多(小)弹簧型和单(大)弹簧型两套密封面对面或背对背安装在一起。用于工作介质有毒、易燃、易爆、易挥发、易结晶、高温、低温,或气体、高真空度等场合。两套密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在密封腔中引入封液:堵封、润滑、冷却,选洁净、润滑性好的封液介质。双端面机械密封(图1-4)7/30/202112去掉了动环密封圈及其摩擦阻力,动环密封圈改至弹簧座处,动环追随性提高,

6、而且避免了动环密封圈因轴串、振动所产生的磨损。金属波纹管用于高温介质,聚四氟乙烯波纹管用于腐蚀性介质。波纹管机械密封7/30/202113将机械密封、轴套、压盖组合成一个整体。安装时只需固定压盖、轴套,取下定位挡块即可。安装方便,排除了安装不良的影响。(一般挡块厚度为弹簧压缩量,从外部易于观测)集装式机械密封(图1-6)7/30/202114机械密封原理工艺流体动环静环密封腔体依靠介质压力和弹簧力使动静环之间的密封端面紧密贴合.防止介质通过轴向泄漏装有动环密封圈.而静环密封圈阻止了沿静环和压盖之间的泄漏;机

7、械密封的密封失效原因分析一、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3)动、静环间密封;(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机械密封的密封失效原因分析1.安装静试时泄漏根据泄漏量和泄漏情况来判断泄漏位置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8、原因:机械密封的密封失效原因分析(l)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