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课件.ppt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

ID:57014001

大小:9.29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07-26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_第1页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_第2页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_第3页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_第4页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喀斯特地貌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喀斯特地貌第五章喀斯特地貌黄龙五彩池云南罗平喀斯特丘陵云南罗平喀斯特◆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喀斯特(Karst)。◆喀斯特研究的起源◇徐霞客(1586—1641,明《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研究了南斯拉夫西

2、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可溶性岩石的分布碳酸盐类岩约占全球沉积岩的15%,面积4100万km2,硫酸盐岩面积为1100万km2,合计5200万km2,占全球面积的10.2%;中国碳酸盐类岩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三种类型,面积共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主要分布在桂、贵、滇,其它还有鄂西、湘

3、西、川东、鲁、晋等地。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广西喀斯特地貌占其自治区总面积的33.85%。云南的约占全省总面积29%。第五章喀斯特地貌第一节喀斯特作用第三节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第二节喀斯特地貌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可溶性岩石的溶解通常都是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进行的。第一节喀斯特作用总化学反应式为:(形成碳酸)(碳酸离解)(溶解碳酸钙)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一)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与岩石结构。◆三大类可溶岩:①卤盐类:如钾盐、石盐;②硫酸盐类:如硬石膏、

4、石膏、芒硝等;③碳酸盐类:如石灰岩、白云岩等。溶解度:卤盐>硫酸盐>碳酸盐;◆在碳酸盐岩类中,CaCO3的含量越高,其他杂质含量越低,其溶解度就越大。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岩石的结构与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对于结晶的岩石,晶粒越小,溶解度也越大。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二)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透水性不良的岩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岩石内部;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一般石灰岩的原生

5、孔隙度都很小<3%,透水性较弱;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受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裂隙所控制。◆总之,岩石构造越破碎、岩石纯度越高、岩层越厚,则透水性就越好;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三)水的溶蚀力◆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等方面因素。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喀斯特作用其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速度取决于CO2的浓度,逆反应速度取决于Ca2+的浓度。即溶解于水中的CO2越多,水的溶蚀力就越强;水中的Ca2+的含量越高,水的溶蚀力就越弱。◆水中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酸的来源主要由大气中的C

6、O2溶入水中而成。◆温度越高,溶蚀力越强;虽然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但水的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气压越高,溶蚀力越强;水中CO2的含量与气压成正比。◆气候越湿热,水的溶蚀力就越强,喀斯特发育就越快。(三)水的溶蚀力(四)水的流动性◆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

7、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如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0.02~0.03mm/a)的5~9倍。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三、喀斯特水动态剖面①②③④①垂直渗透带(充气带);地面以下至丰水期潜水面之上,水沿重力方向向下渗流。垂直性洞穴发育。②季节变动带(过渡带);丰水期潜水面与枯水期潜水面之间,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交替进行。垂直水平地下溶洞。③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枯水期潜水面之下至谷底补给深处为止。谷底承压,出露地表成上升泉。④深部缓流带下限深,水流极为缓慢

8、,交替弱,喀斯特作用不明显。第二节喀斯特地貌一、地表喀斯特地貌二、地下喀斯特地貌一、地表喀斯特地貌(一)石芽与溶沟:在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地表水沿着坡面节理裂隙溶蚀和冲蚀,凹者而成的沟槽形态称溶沟,凸者沟间突起为石芽,进一步溶蚀、冲蚀形成高大而排列如林的石芽称为石林。云南路南石林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热带石林。第二节喀斯特地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