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

ID:57044853

大小:10.62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0-07-28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_第1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_第2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_第3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_第4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带气旋导入新课干旱寒潮病虫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知识目标了解四大圈层中的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通过图解了解处于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2.通过实例、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3.通过观看灾害的视频资料,对多种灾害进行直观感受,形成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辩证地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

2、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1)概念(2)形成条件①有广阔的暖洋面。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结构的简称)。卫星观测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剖面示意(3)分布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热带气旋的分布全球

3、热带气旋路径示意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4)台风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多发的季节台风形成的源地灾害特征7~11月西北太平洋广阔的洋低纬洋面上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中心附近平均风力在12级经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想一想台风在美国就改头换面称为飓风,它与台风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只是发生的海域不同。台风是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而飓风则是指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其中发生频率最高,最强就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造成的危害《十大自然灾害》之飓风龙卷风是从强对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强烈旋风。它的上端与

4、积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如同“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有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经过陆地、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它处。2.干旱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1)概念:干旱(2)成因:干旱是由于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变异引起的。干旱引起水分极度缺少,不能维持人和动植物的生活所需,甚至能危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

5、展。(3)危害:旱灾和干旱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4)旱灾特点:主要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5)旱灾的分布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3.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气活动。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1)定义:(2)成因:寒潮来袭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3)分布:(4)寒潮的危害①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

6、季危害最大)——强烈降温;②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③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寒潮造成的危害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地震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1)成因:地震构造示意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等震线:

7、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2)震级地震对应级别及其破坏程度微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有感地震3—5级之间的地震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3)烈度②影响烈度的因素①概念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地面建筑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4)地震带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2.滑坡和泥石流定义: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