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

ID:57046511

大小:3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28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_第1页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_第2页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_第3页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_第4页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课程导学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理会计》课程介绍《管理会计》是上海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隶属内部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以便其有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制定企业政策,计划和控制企业活动,评价、选择决策方案,向雇员及外部人士(如股东或其他人士)提示相关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等等。管理会计的内容虽不至使你成为会计方面的专家,然而当你修读完这门课程之后,你将能:1、管理会计的性质、内容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有较全面

2、的了解;2、清楚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掌握成本计算的几种方法;3、运用本量利分析和保本分析方法进行决策,并学会充分考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4、积极参与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并学会采用各种方法编制预算;5、学会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计量,并了解业绩计量的新方法,考虑企业分部业绩评价的特点问题;6、运用成本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制定内部转让价格,并了解国际转让价格的税务目标。选课对象:开放专科,会计专业。基本信息: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使用教材:《管理会计》,黄玮勤、张纯义、朱建国编,中国人大出版社,

3、2011版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解释》、《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审计学原理》。课程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决策中的相关成本、混合成本的分解、本量利分析的应用、安排最有利产品结构的决策分析、联副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编制预算损益表和现金预算表、销货差异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分部业绩的评价、制定内部转让价格等。第一章概述(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2、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3、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

4、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2、第二节《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第二章成本性态及变动成本法(16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评价。2、理解:混合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方面、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3、掌握:成本从不同角度所进行的分类;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成本概念及分类》2、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3、第三节《变动成本法》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法(16学时)一、教学要求1、

5、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各类市场定价策略。2、理解:四种保本图的绘制;运用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进行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在各类生产决策中的运用。3、掌握:单一品种和多品种情况下保本点的计算与分析;安全边际、保本作业率和目标销售量(额)的计算与分析;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并进行经营杠杆分析;以成本、市场、目标成本为基础的三种定价方法。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2、第二节《保本点分析》3、第三节《本量利基本模式的扩展》4、第四节《本量利分析方法在生产决策中的运用》5、第五节《定价决策》第四章全面预算(12学时)一、教学

6、要求1、了解:预算的意义及分类;企业实施预算的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2、理解: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预算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为因素。3、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的编制方法。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预算的意义及分类》2、第二节《全面预算编制程序》3、第三节《编制全面预算示例》4、第四节《预算控制的其他方法》5、第五节《其他预算编制问题》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原理(16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2、理解:联产品与副产品的区别及其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3

7、、掌握: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概述》2、第二节《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计算》3、第三节《作业成本法》4、第四节《标准成本法》第六章责任会计(8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责任会计制度的基础、特点、核算原则;非财务业绩指标的主要内容。2、理解: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成本为基础、协商决定三种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3、掌握: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的四部分基本内容。二、内容要点1、第一节《责任会计制度》2、第二节《内部转移价

8、格》3、第三节《财务业绩评价》4、第四节《非财务业绩计量》5、第五节《平衡记分卡》考试说明: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成绩构成: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