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

ID:5708162

大小:945.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7-12-23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_第1页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_第2页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_第3页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_第4页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学毕业设计(论文)-井田采区布置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矿业大学200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39页1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地理位置与交通城郊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覆盖城关乡、城厢乡的全部及侯岭、双桥、十八里、将口乡的一部分。南北长约5.4km,东西宽约图1-1城郊矿交通位置图3.5km,勘探面积约17km2,生产能力为1.5Mt/a。矿井北临陈四楼井田,南接新桥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º17′30″~116º25′21″,北纬33º53′52″~34º00′35″。井田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永城市西北至陇海铁路商丘东站约95km,夏邑东站62km;东北至京沪铁路徐州车站约100km,东南至宿州车站约75km,距京九

2、铁路的亳州车站55km,且均有柏油公路相通。乡村之间公路相通(见图1-1)。1.1.2地形地貌中国矿业大学200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39页城郊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的东部,地势平坦,海拔标高在+31~+35m之间,相对高差2~3m,微向东南倾斜。区内新生界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厚度一般为220m左右。工业广场标高+35m。1.1.3主要河流城郊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淮河支流的沱河从本区最北部自西向东流过,沱河源于商丘北侧响河,雨季流量剧增,旱季干涸无水,属季节性河流。实测最高洪水位标高+34.79m,(1963年8月9日),年平均水位标高+30.39m,最大流量384m3/s(1963年8月9

3、日),年平均流量一般为1~2m3/s。其上游永城市段常年关闸蓄水,致使下游断流无水。本区地处中纬34º附近,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气候,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湿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日最高气温41.5℃,日最低气温为-23.4℃。年平均降水量962.9㎜,年最大降水量1518.6㎜,年最小降水量556.2mm。大气降水量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年蒸发量1808.9mm。永城地区受地震影响不大,地震烈度小于6度。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本井田位于北北东向的永城隐伏背斜的一部分,总体为一向西偏南的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一般为4.3°~9.7

4、°。井田内大部分区段发育有宽缓褶曲,局部地层走向和倾向有波状起伏现象。本井田累计完成钻孔335个,进尺191546.11米,其中本队施工钻孔305个,外单位施工钻孔30个,精查钻孔119个,综合验收评级结果甲级87个,占73.1%,乙级28个,占23.5%,丙级4个,占3.4%。全井田共穿煤层729层次,见煤点质量评级结果,甲级249个,占34.2%,乙级479个,占65.7%,丙级1个,占0.1%。打薄打丢的煤层均经测井补救合格。本井田的勘探类型为二类(偏简单)二型。依据规范规定的工业指标及同设计部门的水平划分方案,选择块段法计算储量。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及地质综合柱状本井田含煤地层自

5、下而上依次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如图1-2。1.2.3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井田内褶皱构造均属褶幅不大的隆起和凹陷。主要有:蒋阁向斜(短轴向斜)、马岗背斜(短轴背斜)、城郊向斜,其位于永城县城东关及城厢乡之东,马岗背斜之西总体走向近南北,两翼倾角10°中国矿业大学200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39页左右,呈构造盆地状。此外还有F14、F5两个断层,F14断层位于井田边界,控制长度约4.3km,走向北东80°左右,倾向北倾角70°,为一北盘下降的正断层,中断落差较大约65m。F5断层位于井田东部,控制长度约5km,北端延出井田外趋于消失,走向北北东15°左右,

6、倾向南东东,倾角80°,为一东盘下降的正断层。总之,北北东向断层构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近东西向构造,局部发育有北西向构造。总体构造特征是以宽缓褶皱为主,伴随一定数量的断裂构造,且多集中在表现明显的背、向斜两侧。北部由于受小褶曲的影响,呈波状起伏,走向变化较大。地层产状总趋势向南西西方向倾斜,地层倾角一般在4.3˚~9.7˚,个别地段(东南部蒋阁向斜一带)达20˚~30˚。褶皱和断裂构造呈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展布。1.2.4岩浆入侵及其对煤层的影响本井田的岩浆岩与邻区相比,虽然种类不多,平均分布范围不大,但在岩体所及范围内的煤层煤质都有一定影响。当岩浆岩进入煤系地层时,常会沿着较松软的煤层侵入,使煤

7、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本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二2煤层影响不大,煤层基本上都可采。晚古生代中基性岩浆岩活动比较强烈,并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1.2.5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新生界松散层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及四个隔水层组,由于新生界底部砂层少,富水性又弱,与基岩之间有平均厚44.29m的粘土隔水层,对矿床一般无充水影响。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是矿床主要直接充水的水源,但由于井田内砂岩富水性很弱,渗透性差,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