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

ID:57130123

大小:30.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3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淠史杭治水记素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淠史杭治水记昔闻都江堰,今上淠(pì)史杭。淠史杭在哪儿?老实说,之前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对它完全一无所知。到安徽工作前,看过一本名人传记,了解到安徽有一磨子潭水库,印象深刻。打听方知,就在皖西六安大别山区,那一带还有佛子岭、响洪甸、梅山、龙河口、白莲崖等几大水库,以及依托它们建成的淠史杭灌区。淠史杭灌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是与都江堰、河套平原并称的中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淠史杭灌区东临巢湖之滨,南依大别山麓,西跨河南固始,北到淮河之畔,是安徽境内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及河南省梅山灌区的总称。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

2、,南眺长江,北瞰淮河,其余脉蜿蜒东北向,遂成江淮分水岭。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雨量丰沛。淠河与史河,均系发源于大别山北麓的淮河南岸主要支流,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东麓,是长江水系巢湖的重要支流。分水岭两侧,峰圆坡缓,垄畈相间,河汊虽多,但水低田高,无雨则旱;沿河洼地,一雨成灾。"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历史以来,皖西皖中地区旱涝灾害频发,淮河成了一条"害河",这首民谣就是这一地区十年九灾的写照。1951年1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淮河流域苏鲁豫皖四省积极响应。而治淮,首要目

3、标是治理大别山的洪水。在磨子潭水库管理所,学水利科班出身的所长胡庆年是个"老水利",三十多年一直都在这几个水库打转。他说,1952年1月至1958年6月,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水库先后开工、建成,拦腰截断淮河的几大支流,削减洪峰,下游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得到缓解。但四大水库工程集水面积小、蓄水量小,一遇大旱,有如杯水车薪。即便是在条件好一些的地方,正常年景也只能满足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灌溉水量,旱灾之患并未根本解除。这才有了兴建以防洪、灌溉为主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的设想。1958年开工,1972年,淠史杭灌区骨干工程建成通水

4、。"沟通三河,横贯皖中"。淠史杭灌区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仅以日正常上工五十万人、日最高上工八十万人的艰难奋战,完成近六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如围成一米高宽的长堤,可绕地球十多圈,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创造出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被国际友人赞叹为"十六年赶上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随后又经过多年的续建扩建,以宏伟的灌排体系著称于世,恰似一道"人间天河",当年被树为"人定胜天"的又一典范。有那么一段时间,"人定胜天"被想当然地理解成"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我曾一直把它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联系在一起。4可"人定胜天"的词义,真的只是

5、"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么?宋代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有"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定"字不是助动词,不能作"一定能够"去解释。"人定"是一个词,意为"犹言人谋",整个词义应为: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过去有些人认为,战国末期的荀子提出了"人定胜天"思想,据此以为找到了"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原始理论依据。其实,"人定胜天"并非出自荀子之口,只是后人的推断和误读。荀子从先秦时期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争论中总结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完全不

6、是一个概念。荀子认为,"天命"是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提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即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类服务。淠史杭灌区工程,正是"制天命而用之"的壮举。历经数十年的验证,淠史杭工程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淠史杭灌区安徽境内有效灌溉面积一千万亩,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加上河南境内的九十八万亩,总灌溉面积与都江堰在伯仲之间;灌区自流灌溉达百分之八十,提水灌溉占百分之二十,自流灌溉一劳永逸,惠及灌区区域人口一千三百三十万人。工程地跨一点三万平方公里,不仅解除了淮河两岸的旱涝之灾和

7、人工灌溉之苦,还把江淮分水岭地区变成旱涝保收的大粮仓。在灌区三大渠首之一红石嘴枢纽工程进水闸上能清晰看到,梅山水库的水在这里一分为三:一路入史河总干渠,灌溉安徽境内史河灌区二百八十五万亩良田;另两路奔南干渠和史河故道,按二点七比一分水比例向河南省梅山灌区输水。陪同的人说,灌区分水本来是个很麻烦的事,容易引起争议,但我们当初商定的二点七比一分水比例,安徽河南两方面都满意。数十年来,没有任何争议,很不容易。位于河南固始县的黎集,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进水闸等建筑已显斑驳破旧,它是梅山灌区的一个枢纽工程,渠道的活水常年奔流不息。见到灌区管理总局来人,固始

8、县水利局的负责人异常激动,他说,固始县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连续多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能够旱涝保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