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

ID:57151468

大小:623.00 KB

页数:149页

时间:2020-08-01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_第1页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_第2页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_第3页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_第4页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2015.12编制背景1、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于2006年3月7日发布,于2006年6月1日实施。2、我省于2012年10月16日发布并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T1591-2012,并依据该标准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工作。3、修编后的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于2014年4月15日发布,于2015年1月1日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

2、06将同时废止。4、依据新国标,我省于2014年10月开始修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1591-2012,修编后的省标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于2015年2月9日发布,于2015年2月9日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T1591-2012将同时废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将原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2将原标准采用的达标条数计数法判定绿色建筑星级,改为分数计数法判定;3取消“一般项”和“优选项”,二者合并

3、成为“评分项”;4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5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创新和提高。6明确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吉林省住建厅文件要求:全省地级城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延吉市的新建住宅项目(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和全省县以上城市政府投资的新建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未开工的),

4、应当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绿色建筑设计报审要求1、长春市建委规划报批要求:填写《绿色建筑设计专篇》(word文档),其主要内容为:一、设计依据二、工程概况(面积、层数、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人数、泊车位等)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与自评分表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第72页表A.0.1四、绿色建筑评价得分与结果汇总表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第80页表B2、施工图审查要求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有各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5、专篇。且各专业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2工程概况(面积、层数、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人数、泊车位等)3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与自评分表4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的设计内容4.2评分项的设计内容5节能与能源利用5.1控制项的设计内容5.2评分项的设计内容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控制项的设计内容6.2评分项的设计内容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1控制项的设计内容7.2评分项的设计内容8室内环境8.1控制项的设计内容8.2评分项的设计内容9创新项设计内容

6、绿色建筑设计报审要求3、绿色建筑标识报审要求项目经施工图审查合格后,向省住建厅申报,由省住建厅组织绿色建筑评审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并报住建部审核或备案。应提交《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书》和《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及各种证明文件。如选址、规划、环评、日照分析、各种计算书、各种检测报告、各种模拟报告、环境设计、苗木表、室内装修设计图等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节地与室外环境5节能与能源利用(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8室内

7、环境质量(其中的建筑专业部分)9施工管理10管理运营11提高与创新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馆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会展博览建筑、交通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娱乐建筑、旅游宗教建筑等1总则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具体情

8、况,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筑全寿命周期: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