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首批灌注砼计算过程.doc

钻孔桩首批灌注砼计算过程.doc

ID:57216899

大小:1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8-06

钻孔桩首批灌注砼计算过程.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钻孔桩首批灌注砼计算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进行。导管直径为250mm~300mm的钢管,每节长2~2.5m,配1~2m节长1.0~1.50m特殊导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胶圈密封防水。导管使用前按规范做导管密水承压实验。灌注首批砼其数量须经过计算,计算公式为:V≥πD2/4(H1+H2)+πd2/4h1h1=HWrW/rC式中: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m);D—桩孔直径(m);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H2≥1.0m;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砼深度达到H2时,导管内砼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

2、需高度;HW—钻孔桩内泥浆的深度(m);rW—钻孔桩内泥浆的重度(KN/m3);rC—砼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以桩径为1.5m桩长为50m的桩为例说明首批灌注砼的最小方量:首先确定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取值:导管内径(d)取0.25m;因清孔后泥浆比重在1.03~1.10之间,按最保守的考虑,泥浆比重为1.10,所以泥浆重度(rW)取11KN/m3;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齐平,而护筒比原地面高0.3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0m左右,按最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0m。把相应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则计算过程如下:h1=HWrW

3、/rCh1=(50+3.0)×11/24=24.29m。V=πD2/4×(H1+H2)+πd2/4×h1=3.14×1.52/4×(0.4+1.0)+3.14×0.252/4×24.29=3.66m3其它的类似,只是桩长、桩径需根据实际情况带入上述公式。首批量砼具有一定的冲击能量,可以把泥浆从导管内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砼,其深度不少于1.0m。导管底端距孔底距离为0.25m-0.4m。刚开始灌注时导管用混凝土隔水栓,当混凝土装满漏斗后,拔出隔水栓,混凝土即下入到孔底,排开泥浆。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保持在2~6m。利用导管内

4、混凝土的超压力使混凝土的浇注面逐渐上升,直至高出设计标高0.5m~0.8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