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doc

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doc

ID:57325244

大小:7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1

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doc_第1页
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开学注意事项幼儿园到小学,这是儿童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对儿童的身心将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帮助儿童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比较快地自觉适应学校生活,是当前家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心理准备:  1、给孩子树立“长大了”的观念。(不能任性,守纪律、按时上学等)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专心做事、说完整话、表达清楚,上课认真听讲、写字字迹工整,姿势正确,回家先写作业等)  3、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立能力。(按时起床、规定时间上床睡觉、自己洗澡、洗内衣等、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孩子

2、良好的行为习惯。(勤俭节约、尊师爱老、有礼貌、较强的环保意识等,不要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任务全部交给老师。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上了学,让老师管你,看我不告诉你班老师……”) 5、引导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团结合作、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礼貌待人等)  6、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等,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7、正确对待竞争。(文明竞争,鼓励和其他孩子比一比,但不要过分苛求,给孩子提的要求要适度,不要在表扬一个人的同时批评一大群人)  8、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交

3、通安全、人身安全(不接触陌生人、让孩子记住自己家里的电话,记住爸爸或妈妈的手机号码),校园安全(不要奔跑、打闹),生活常识(正确使用水电、煤气等)家长接送是必要的。物质准备: 1、书包(最好双肩背,不要使用拉杆书包)。建议:不要过于复杂。  2、简洁实用的笔盒。  3、木制的铅笔,虽然自动铅笔更环保,但不利于小孩子使用(笔芯较软,容易断,颜色相对淡一点的2H铅笔,橡皮擦起来比较干净,不会显得太脏。) 4、卷笔刀、橡皮(手动的卷笔刀就可以,方形的橡皮)  5、雨衣(雨伞不适合,危险,不好收)  6、成长纪录袋。(收集学期

4、考试、评比、获奖证书,也可数码记录)预想出现的问题:  语文:书写速度慢、不按照样子写字或写拼音、课外阅读时往往不能坚持每天进行、不及时复习学习的新知识等。——为孩子做一个复习预习、课外阅读等项目的表格,要求孩子每天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在表格中做上记号,完成一项勾掉一项。还应该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问题最叫人担心。家长还是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入手:一定要让孩子规范书写;需要用直尺的地方,一定要让孩子坚持用尺;数学题目完成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不要依赖家长。对于那些知识掌握的比

5、较好、并有条件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让他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数学题目,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英语: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材以英语听力和会话为主,每周2、3节课。由于不是学习母语,孩子的兴趣和听力强化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结合听力磁带,加强孩子英语本土语音训练,从而让孩子从听懂过渡到会说。因此,每天要让孩子进行至少半小时的英语听说训练,并坚持每天练习,这是关键。其他学科:比如美术、音乐、体育课等常常会要求孩子带好配套的学具、乐器、颜料、剪刀、胶水、穿运动服等。遗忘是孩子的通病,因此,家长应该要求孩子根据课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6、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注意事项:1、不要代孩子做功课。如果他遇到难题,在帮助他的时候,必须先让他思考一下。  2、经常检查孩子的功课。如果孩子做对了,家长就要表扬他;如果做错了,也不要盲目批评他。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重新做一下题目,看看到底是什么难住了他。  3、与老师保持联系。作为家长,总怕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其实,对于不同气质的孩子,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招”,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比如,老师会帮助孩子和班级中其他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孩子慢慢就不再需要依赖在老师身边了,上课、做功课也会比较自觉。4、据科学数据显示,三岁

7、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会说谎了,当然孩子的谎话都是幼稚可笑的,并非恶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选择对他有利的内容告诉家长,有时就会导致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的误解。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冲动,先与老师联系核实情况再决定如何做。我们的经验:99%的结果是孩子误导了家长,因为老师和家长一样希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5、孩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要多付出时间和精力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了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到了高年级、升入中学,家长就不必费太多的辛苦了,因为孩子已经会自觉主动的学习。反之,家长要一直陪伴孩子完成所有的学业

8、。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学好学坏都是老师的责任”,实际上,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的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用一个班举例,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程、同样的伙伴、同样的教室、同样的环境……刚入学时同样的开始,为什么慢慢地就分出了成绩的高低?在学校提供的同样的教育条件下,唯有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家庭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