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

ID:57421468

大小:2.32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8-18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_第1页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_第2页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_第3页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_第4页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2014)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设备运转产生振动,振动一方面直接向外辐射噪声,另一方面以弹性波的形式通过相连的结构向外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噪声。控制振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隔振。机械设备振动能量以两种方式向外传播而产生噪声,一部分由振动机器直接向空中辐射,称为空气声;另一部分振动能量则通过承载机器的基础、连接构件传递,固体表面振动以弯曲波形式传播,因而能激发结构振动向空中辐射噪声,这种通过固体传播的声波叫固体声。振动会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功能和使用寿命,会造成事故。同样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器官损伤。隔振就是就是将声源与结构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实际上振动不可能完全隔绝,故通常也称为减振。2

2、021/7/3017隔振技术及阻尼减振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7.2隔振原理7.3隔振器材7.4阻尼减振7.5环境振动评价和标准2021/7/302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源自然振源:地震、海浪和风人工振源:运转的各种动力设备、运行的交通工具、电声系统中的扬声器、人工爆破振源产生声音:空气声:向周围空间辐射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固体声:通过与其相连的固体结构传播声波7.1.1振动的来源及危害2021/7/303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人体的骨胳、肌肉构成许多空腔和弹性系统(如心、肝、肺、胃、肠等),这些空腔和弹性系统都有各自的固有共振频率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

3、身振动:指人直接位于振动体上时所受的振动局部振动:指手持振动物体时引起的人体局部振动人能感觉到的振动频率范围为l~100Hz(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人对频率为2~12Hz的振动感觉最敏感频率>12Hz或<2Hz的振动敏感性就逐渐减弱7.1.1振动的来源及危害2021/7/304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共振频率:人体某些器官固有频率相吻合的频率人体:6Hz附近内脏器官:8Hz附近头部:25Hz神经中枢:250Hz左右低于2Hz的次声振动甚至有可能引起人的死亡7.1.1振动的来源及危害2021/7/305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全身振动的主观反

4、应主观感觉频率/Hz振幅/mm腹痛6~1240700.094~0.1630.063~0.1260.032胸痛5~76~120.6~1.50.094~0.163背痛40700.630.032尿急感10~200.024~0.28粪迫感9~200.024~0.12头部症状3~1040700.4~2.180.1260.032呼吸困难1~34~91~9.32.4~19.67.1.1振动的来源及危害2021/7/306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7.1.2振动的传播振动源工厂:往复旋转机械;传动轴;电磁振动;交通:汽车、机车与路轨、路面;飞机与气流;建筑工地:打桩、搅拌、风镐、压路机;传递

5、介质接受者地基地坪;建筑物;空气;水;管道;构筑物;构件设备;人;建筑物;仪器设备;2021/7/307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源控制振动传递过程的控制采用隔振技术7.1.3振动控制的方法2021/7/308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源控制采用先进工艺减小振动源的扰动减少或消除振动源本身的不平衡力(即激励力),尽可能调好其静、动平衡;修改或重新设计机器结构以减小振动;改进和提高制造加工装配精度,提高制造质量,减小构件加工的误差;提高安装时的对中质量,严格控制安装间隙,以减少其离心偏心惯性力的产生7.1.3振动控制的方法2021/7/309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源控制防

6、止共振:改变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用局部加强法等;改变振动源的扰动频率: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换机型等;降低共振响应: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增加能量逸散,降低其振幅:对于一些薄壳机体或仪器仪表柜等结构,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增加其阻尼,减小共振时的振幅原则:防止或减小设备、结构对振动的响应7.1.3振动控制的方法2021/7/3010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源控制振动传递过程的控制加大振源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在振源与保护对象间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或沉降缝)、抗震缝、隔振沟7.1.3振动控制的方法2021/7/3011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振

7、源控制振动传递过程的控制隔振技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置具有弹性的隔振装置,使振源所产生的大部分振动由隔振装置来吸收,以减小振源对设备的干扰主动(积极)隔振被动(消极)隔振7.1.3振动控制的方法2021/7/30127.1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主动(积极)隔振隔离振源,将振源进行隔离,防止振动传递开去的隔振为了减小它们(振动源)对周围其它设备的影响。隔离或减小动力的传递,使周围环境或建筑结构不受振动的影响。如:对动力机器、回转机械,锻冲压设备的隔振被动(消极)隔振隔离响应,对需要防振的设备进行隔离,防止周围振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