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

ID:5742289

大小:47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23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_第1页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_第2页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_第3页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_第4页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工程导论论文学院:机电学院班级:机械五班作者:李顺学号:20121003148摘要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1970年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

2、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都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磁悬浮列车原理传统的铁路列车都是依靠诸如蒸汽、燃油、电力等各种类型机车作为牵引动力,车轮和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运动导向,由车轮沿着钢轨滚动而前进的。而磁悬浮列车则是一种依靠电磁场特有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将车辆托起,使整个列车悬浮在线路上,利用电磁力进行导向,并利用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换成推进力,来推动列车前进的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的分类(1)按电磁铁种类磁悬浮列车根据所采用的电磁

3、铁种类可以分为常导和超导两大类(2)按悬浮方式磁悬浮列车分为电磁吸引式悬浮(EMS)和永磁力悬浮(PRS)及感应斥力悬浮(EDS)。EMS该方式利用导磁材料与电磁铁之间的吸引力,绝大部分悬浮采用此方式。PRS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利用永久磁铁同极间的斥力,其缺点是横向位移的不稳定因素。EDS依靠励磁线圈和短路线圈的相对运动得到斥力,所以列车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悬浮起来,大约为100km/h,它不适用于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常导磁吸式(EMS)利用装在车辆两侧转向架上的常导电磁铁(悬浮电磁铁)和铺设

4、在线路导轨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引力使车辆浮起。车辆和轨面之间的间隙与吸引力的大小成反比。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使直线电机有较高的功率,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使磁场保持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车体与导轨之间保持大约10mm的间隙。通常采用测量间隙用的气隙传感器来进行系统的反馈控制。这种悬浮方式不需要设置专用的着地支撑装置和辅助的着地车轮,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可以稍低一些。常导式磁悬浮列车示意图超导磁斥式日本磁悬浮铁路ML系统使用低温超导技术。它用液氮作为冷冻液,当

5、线圈绕组达到-269摄氏度的温度时车载线圈绕组即进入超导状态。为了提高磁悬浮车辆上超导材料的稳定性,日本使用铌钛合金作为线圈绕组材料。低温超导原理如图日本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悬浮力来自于车辆两侧。在导轨两侧的侧壁上,排列着一组组的导向绕组。当车辆高速通过时,车辆上的超导磁场会在导轨侧壁的悬浮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控制每组悬浮绕组上侧的磁场极性与车辆超导磁场的极性相反从而产生引力,下侧极性与超导磁场极性相同同而产生斥力,使得车辆悬浮起来,见图由于导轨产生的悬浮磁场为感应磁场,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则

6、悬浮力越大。当列车运行速度低于120km/h之后,所产生的悬浮力较小,不足以支撑车辆悬浮。故当运行速度低于120km/h时,日本的超导磁悬浮车辆需依靠安装在转向架底部的车轮支撑行驶,见图当速度高于120km/h时,车辆就自动悬浮起来。车辆以500km/h的速度运行时,其悬浮高度约为10cm。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EMS1 基本原理德国Transraipd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磁悬浮技术,主要原理是基于EMS(ElectromagneticSuspension)悬浮和LSM(LinearSynchrono

7、usMotors)技术驱动。德国从1969年开始研究发展常导磁悬浮车辆技术,以Transrapid型系列磁悬浮车辆为代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的电磁吸力将列车悬浮起,产生驱动导向力使车辆向前运行,并通过导体通电励磁产生电磁悬浮,速度每小时可以达到400~500km/h,悬浮气隙(Airgap)一般是10mm左右。上海磁悬浮示范线是世界上首条采用TR08磁悬浮技术的商业运行线路[2],其悬浮原理如图所示。2 结构分析磁悬浮车辆结构主要是由车体(也称为车厢)夹层结构和悬浮架组成。车厢与走行

8、机构的悬浮架之间通过二系悬挂以及牵引拉杆相互连接。夹层要连接车厢和安装走行机构,以及安装信号和电力设备等。悬浮架是车辆的走行机构,其作用是装载电磁铁,且将悬浮力、导向力、牵引力和制动力通过二系悬挂系统传递给车厢。结构如图所示3 载荷分析磁悬浮车辆的整个模型可以认为包括6个自由度,即车厢的3个位移自由度和夹层结构的3个位移自由度。通常体坐标系定义如下:X轴代表磁悬浮车辆沿轨道前进的方向,相切于轨道的表面;Y轴在导轨平面内,从车辆的右向左,相切于轨道的表面;Z轴完全是遵循右手法则,垂直于导轨的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