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

ID:57760982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_第1页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_第2页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_第3页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_第4页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语文作业中存在问题为了动员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我每天批改作业时都要在全对且书写认真的作业本上加一颗星,积满10颗星的学生就可以到我这里换一张“喜报”。我想的是,这下每个学生应该都会认真做作业了吧。满怀着对全班作业质量大大提高的美好愿望,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作业质量没有多少提高,基本是维持原状一一写得好的学生依然优秀,作业本上的星星快要画满本面了;写得不好的学生依然不好,本面上稀稀拉拉有几颗星,有几个学生甚至一颗星都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发现存在着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评价的标准

2、太过强调“公平”在评价作业时,我的要求是一要全对,二要书写工整。乍听起来,这要求一点都不高,但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实是挺难做到的。先说全对,每天作业中全对的人数一般占总人数的50%左右,就意味着有一半学生是得不到星的。再说书写工整,我对书写的要求比较高,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差不多也只占到50%左右。折算一下,每天得到星的学生的确不是太多了,偏偏经常得星的学生往往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小群中。为了体现严格要求,我对学生的作业一视同仁,绝不打马虎眼,有一个标点符号错了都不能得星的,学习困难的那些学生作业不出错几乎是不可能的

3、,结果就造成了得星的严重不公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道:“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我给作业优秀的学生加星,是对这些同学的鼓励,但也是对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的变相批评,其实已经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学生叫小淇,他的作业就属于总得不到星的那种,不是有一点小错误,就是书写有点马虎,天天拿到作业时,他都会急切地看看自己得没得到星,要是没得到,就叹一句:“悲剧呀!”有时,他的作业没有错,就会兴冲冲地跑来找我,要求我

4、给他加星,我会以他的书写不够好拒绝,这时,他就会喊:“不公平呀!”时间一长,小淇不怎么再来找我了,作业的书写也更马虎了。我对小淇的评价没有激发他的学习愿望,却变成了对他书写马虎的惩罚,没有使他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所以他对自己的作业也不那么在乎了。加星的方法,反而成为小淇好好学习的障碍。要使每一个学生每天都看到进步,就应该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和帮助,如果我对小淇不是采取冷漠地拒绝,而是热情地帮他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他改正错误,再给他一个优秀,加上一颗星,那他就会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一定会不断的进步吧。

5、二、对完成作业的过程缺乏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习惯,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作业,等作业都做完了,再集中批改,错误的作业再进行订正,我也是这样。而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我都没有走到学生跟前去观察他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维状态以及理解作业、解答作业的能力,就没法对他完成作业进行指导。比如,有一个学生小龙,每次做作业的时候都会跑到我面前问一些问题。诸如:这个词什么意思呀?这个句子怎么写呀?等等。我往往是让他回去

6、自己思考。当然,作业做出来之后错误肯定是不少的,就只能得到“良”或“及格”的成绩了。换一种想法,小龙问问题,说明他对作业中的题目不理解,需要帮助,应该帮助他解决问题后再让他做作业,毕竟作业的作用不是刁难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书写马虎的学生,我是心中有数的,但我却很少在他们写作业的过程中走到他们身边去,指导他们认真地书写,而是在事后用比较差的等第来评价他们的书写。一次次的打击会让他们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再怎么用加星来诱惑他们也没有用了。作业之前的指导,应该是在学生学习新教材的时候,而这也是我欠缺的。在

7、教新内容时,没有预先估计一下学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需要花力气进行指导,才能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时候,我就应该清楚地知道学生需要牢记的那些知识,并进行指导。还有哪些知识是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我应该提供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在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做好了准备,在作业中才能少出错、不出错。作业一次次被肯定,学生就从中获得了进步的动力,就想把作业做得更好,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之中。三、作业被用来巩固知识,而不是对知识的运用我们经常布置的作业是背诵、默写

8、、用重点词语造句,写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分析重点句子表达的意思等。自主布置的题目,都是课堂上讲解过的,学生看听课笔记就能写出来,背诵、默写的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回家后反复练习。综合练习上的题目,不管是否有价值,都是要做的。布置这些作业呢,想的都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多数是重复课堂所学。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