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

ID:57791505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2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_第1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_第2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_第3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_第4页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讲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章运动和力考点及命题趋势1、本章是初中力学板快的核心,历年中考重点分布在:①力的概念,②力的测量,③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三要素,④牛顿第一定律,⑤二力平衡的应用。2、考试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居多,考点分布均衡。3、本章对力的图示的考查也几乎是每年必考,2004—2008年都有所设计。4、预计2011年中考仍会以力与运动的关系和力的示意图两方面作为考点。知识点概要12.1运动的描述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

2、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

3、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12.2运动的快慢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

4、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

5、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

6、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4分10秒4m/s小红800

7、m3分20秒4m/s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

8、5m;课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