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

ID:57821412

大小:2.5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30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_第1页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_第2页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_第3页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_第4页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及详细知识点(201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感器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检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测量电路输出单元把被测非电量转换成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且便于应用的某些物理量(通常为电量)的测量装置。把传感器输出的变量变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使之能在输出单元的指示仪上指示或记录仪上记录;或者能够作为控制系统的检测或反馈信号。指示仪、记录仪、累加器、报警器、数据处理电路等。2.传感器的定义及组成。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抟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

2、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3.传感器的分类。工作机理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构成原理结构型(物理学中场的定律)、物性型:物质定律能量转换能量控制型、能量转换型物理原理电参量式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用途位移、压力、振动、温度4.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特性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动特性输入量随时间较快地变化时5.列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并明确各指标的含义。x输入量,y输出量,a0零点输出,a1理论灵敏度,a2非线性项系数灵敏度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量的输入变化量之比。表征传感器对输入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线性传感器非线性传感器迟滞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

3、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产生迟滞的原因:由于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另部件的缺陷所造成的,如弹性敏感元件弹性滞后、运动部件摩擦、传动机构的间隙、紧固件松动等。线性度传感器的实际输入-输出曲线的线性程度。4种典型特性曲线非线性误差,ΔLmax——最大非线性绝对误差,YFS——满量程输出值。直线拟合线性化:出发点→获得最小的非线性误差(最小二乘法:与校准曲线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例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直线。设拟合直线y=kx+b残差△i=yi-(kxi+b)分别对k和b求一阶导数,并令其=0,可求出b和k将k和b代入拟合直线方程,即可得到拟合直线,然后求出残差的最大值

4、Lmax即为非线性误差。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重复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常用标准差σ计算,也可用正反行程中最大重复差值计算,即或零点漂移传感器无输入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读数,其输出偏离零值,即为零点漂移。零漂=,式中ΔY0——最大零点偏差;YFS——满量程输出。温度漂移温度变化时,传感器输出量的偏移程度。一般以温度变化1度,输出最大偏差与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即温漂=Δmax——输出最大偏差;ΔT——温度变化值;YFS——满量程输出。1.一阶特性的指标及相关计算。一阶系统微分方程:时间常数,k=1静态灵敏度拉氏变换传递函数

5、频率响应函数误差部分2.测量误差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相关概念(1)等精度测量(2)非等精度测量(3)真值(4)实际值(5)标称值(6)示值(7)测量误差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绝对误差-修正值(1)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σ相对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看例题)(2)随机误差的评价指标(3)测量的极限误差,如果其中某一项残差,则该项为坏值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绝对误差1.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是一个有大小、有正负、有单位的量。1.实际绝对误差△x=x-A02.在实际中用精度高一级的示值代替真值A0,,即实际值A代替真值A0。3.修正值C=—Δx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绝

6、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约定值之比。1.实际相对误差2.示值相对误差3.满度(引用)相对误差4.最大允许误差,仪表最大满度误差不许超过准确度等级的百分数5.示值相对误差γx与准确度等级a的关系,被测量的值应大于其测量上限的2/3。2.随机误差的评价指标和极限误差。评价指标正态分布曲线的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单次测量残差代替随机误差:贝塞尔公式算术平均值测量计算单次测量随机误差在-δ至+δ范围内概率为:经变换,上式变为算术平均值被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之差当多个测量列算术平均值误差为正态分布时,得到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表达式为式中的t为置信系数,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3.系

7、统误差的发现,系统误差的减弱和消除方法。发现1)理论分析及计算:因测量原理或使用方法不当引入系统误差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加以修正。2)实验对比法:实验对比法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进行不同条件的测量,以发现系统误差,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现恒定系统误差。3)残余误差观察法:根据测量列的各个残余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变化规律,直接由误差数据或误差曲线图形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有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4)残余误差校核法①用于发现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