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

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

ID:57851344

大小:27.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_第1页
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_第2页
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班、大班教学资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班案例:抢七巧板 区角活动中,玮淳搭完积木,看到旁边的若兰在玩七巧板,很想去告诉她应该怎样玩,但是若兰不同意。玮淳就强行拿了一块七巧板,若兰赶忙伸手去抢。两个人在争抢七巧板的时候将玮淳搭的积木碰掉了。玮淳说:“看,把我的房子弄坏了吧。”并趁机拿了若兰的那块七巧板。若兰大喊:“我告老师去。”玮淳赶忙把七巧板放回去。 分析与反思:中班幼儿喜欢交往,应该“能主动运用分享、互助、合作、谦让等技能与同伴交往,感受良好同伴关系的乐趣。”从4-5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伴间交往增多,中班幼儿的有意性行为也随之开始发展。在结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率很高,他们需要共同商定、相互合作,才

2、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这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中班幼儿在结构区交往大多是围绕玩具而产生,他们在玩具很少的情况下,幼儿之间的争抢、攻击性行为就比较多;而在有大型玩具的情况下,儿童的合作、轮流、分享等友好的交往行为就比较多;在游戏材料较小、个人可控制玩具少的情况下,与同伴发生交流、分享的机会就会增多。在本案例中,玮淳不顾别人的需要,随手去拿同伴的游戏材料,同时出现了争吵、哭、告状等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在结构游戏中经常地发生。作为教师,应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的掌握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

3、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采取措施:教师在看到这种现象后,要注意引导玮淳观察他人的需要,启发他想一想,如果别人拿了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会怎样对待?如果别人不需要的材料,你要怎样才能让他人愿意给你。通过引导,幼儿能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验到他人正体验的或设想他人正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大班案例:抢椅子 集体活动的音乐声响起,孩子们忙着从活动区搬椅子坐回来。毅毅和君君正在抢一把椅子,君君用力拉着椅子不停地喊“这把椅子是我先拿到的。”毅毅也不示弱,一再强调椅子是他的。就这样谁也不肯放手。最后,在全班幼儿的提议下,两个人用猜拳的方式解决了纠纷。 分析与措施:大班人际

4、交往的要求当中有“学习协商处理与同伴交往中的问题,有初步的公平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幼儿不仅在生理上不断发育成熟,其人际交往的需要也发生着变化,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逐渐从生理上的断乳期过渡到心理上的断乳期。以往是教师充当“矛盾的调节者”、“秩序的维持者”,结果养成了幼儿一遇到问题就找老师解决的依赖习惯,这与主动性的发挥是格格不入的。为消除幼儿的依赖性,我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矛盾和问题,从中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后来活动中,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他们的依赖性得到了克服,独立性不断增强,能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

5、技能,能自己去解决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会了按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社会性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不间断的观察、分析、反思,进而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能够看出:幼儿之间能够友好和睦的相处,有了纠纷不依赖于老师的解决,而是相互谦让、协商,矛盾冲突现象有了明显的减少和改善。 综上所述,幼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