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

ID:57907162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2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_第1页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_第2页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_第3页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_第4页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摘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组织、城市与区域是两个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单元,也是20世纪以来相关学科的两个重要主题。所以,本文将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各自所蕴含的“地理空间”属性,使之融合为一体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学科交融,以及企业、城市、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结构力求清晰明了,由九个章节构成。其中,前四章为企业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的理论探讨。首先从企业地理、

2、城市地理两个学科的理论融合角度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其次分别对新时期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这两个不同的主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为下面的实证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后五章开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城市与区域和上海国际城市建设做实证性研究。在这一个过程中,每个章节均将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重塑进行了交互式分析,由此来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的确切性。第1章导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内容与特色等进行阐述。在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中,分析了新时期企业组织和城市区域

3、两个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其中,信息化和全球化两种力量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由此显示出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文献综述部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前沿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可以将两者进行相互融合的最佳解释,并指出国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学科之间理论借鉴的不足之处。最后叙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章至第4章是文章的理论分析及总结部分。其中,第2章从企业战略与结构的演进出发,依次阐述了传统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等特征,探讨了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的两种重要形式,即全球生产网络

4、和企业集群网络。最后对跨国公司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揭示与描述,指出伴随着跨国生产网络向全球范围内的延伸,东亚地区及其国际城市正在崛起。第3章对企业的活动空间——城市与区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主要包括传统城市区域、新时期的世界/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大都市区等方面,以及后现代都市空间内涵的理论总结。其中,全球城市区域是地方生产系统响应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所形成的新时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空间单元。第4章探索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相互关联性。首先从上世纪70年代将钱德勒企业组织与韦伯工业区位论进行相互融合的“海默模型”出发,

5、逐次探讨了劳动空间分工、价值链分工、新国际劳动分工,以及新时期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并对国内学者的企业地理、城市地理相互融合的理论视角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次,本文提出基于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的分析框架,理清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的相互关系,指出区位和国家的作用依然重要。再次,对企业总部的区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时代大都市依然具有集聚企业总部的区位优势,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出现总部向二级大中城市的迁移现象,但世界城市仍旧集聚着掌握全球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在国家范围内,区域城市体系与

6、企业总部数量分布具有一致性。在城市-区域内部,多中心大都市区是总部微观区位模式的最好总结,即不同类型总部对应于不同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最后,对国内出现的“总部经济”理论进行评价,指出城市集聚总部可以获取到企业网络体系优势,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功能地位的升级。第5章至第8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依次揭示出企业空间组织与中国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联性,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逻辑。其中,第5章为文章实证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对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本土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创新

7、能力仍然落后。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中度及地理集中度的变化,指出二者均在逐渐提高,但产业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向东部地区集聚化的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典型案例的空间扩张历程,发现其组织演变较为符合钱德勒的M型结构理论,并推动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的形成,由此可将之划分为内聚式、跨区域、国家区域、全球辐射4种网络模式。第6章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首先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空间组织网络构成为基点,逐次分析了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等

8、单元的区位特征,发现总部与研发机构具有发达地区及特大城市指向型特征,生产基地则相对分散化。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中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为例,分别研究了在其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城市内向型网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