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机车交路.doc

优化机车交路.doc

ID:5790724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2

优化机车交路.doc_第1页
优化机车交路.doc_第2页
优化机车交路.doc_第3页
优化机车交路.doc_第4页
优化机车交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机车交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现图分析优化机车交路摘要:从一名乘务员的视角,通过现行交路在运用中本身以及与各方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车机联控内容,强化车机联控制度,改进机车交路,提高运用效率,减少故障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计划兑现率等措施优化现有的机车交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乘务员超劳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因疲劳驾驶造成的安全隐患。关键词:乘务员;机务;交路;对策机车交路为机车牵引列车往返行驶的路段,其长度称为机车交路距离。机车交路应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流特点、乘务制度、线路条件、结合路网规划、机务设备布局,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一般宜采用长交路。根据中国铁

2、路的运输情况,机车交路距离,短交路一般为70—120km,长交路一般为150—250km,超长交路可达300—500km,采用轮乘制距离则更长。但现在实行的列车长交路和乘务长交路并行改革方案,在延长乘务距离、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乘务员的劳动时间,这就对我们的机车交路的合理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六次大提速后发生的几起伤亡事故,多数是因疲劳驾驶造成,铁路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特点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单调,出乘时刻不固定,出乘时间较长,工作环境受振动、噪声的影响等。同时,机车乘务员在作业时应做到:接受信息快,判断准确性高,统筹兼顾、险情回避和应急能力强。尤其

3、是在目前逐步扩大单司机值乘的趋势下,对机车乘务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在这个大的前提条件下,为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也为了运输生产的有序、安全运行,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在保证正常运输任务的完成条件下,我们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合理的优化机车交路,满足现行乘务制的变化,减少人员和设备的损耗。确定机车交路长度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技术经济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按机车乘务员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计算:L1=0.5(t标准-∑t准备)v机旅L2=(t标准-∑t`准备)v机旅式中L1—一般机车交路的机车交路长度,km;L2—"长交路"的机车交路长度,km;v机旅

4、—牵引区段机车平均旅行速度,km/h;t标准—机车乘务员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h;∑t准备—机车乘务组在机务段和折返段及其所在站工作时间,即由本段接班至列车出发,以及由列车到达至交班完了,再加上乘务组在折返段由列车到达交班完了至牵引列车出发时止的工作时间,h;∑t`准备—机车乘务组在机务段和折返段及其所在站工作时间,即由本段接斑至列车出发,以及在折返段由列车到达至开始休息的工作时间,h。以南部线为例:v机旅为60,则L1=0.5(t标准-∑t准备)v机旅=0.5*(8-2)*60=180kmL2=(t标准-∑t`准备)v机旅=360km可以说南部线哈南

5、—长北间的距离介于长短交路间,而更接近于短交路,但实际情况是据2008年3月统计乘务员的单程平均作业时间为8.35小时,也就是说我们在240km的距离上所花的时间要长于正常情况下360km所花的时间,效率降低了33%,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对乘务员的身心健康也很不利。这些都暴露了当前的交路在实际运用中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1.1调度指挥不当在现场调度指挥中,由于机调、列调、计划调度员相互间缺乏主动沟通,行车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机车的使用率下降。主要表现在列调难以掌握乘务员准确的出勤时间,对从相邻铁路局接入的列车,在运行

6、调整上易出现机车乘务员超劳;机调提供的超劳信息滞后于计划调度员的决策,使计划调度员无法准确掌握机车乘务员超劳情况,下达的计划脱离实际,造成经常调整计划,影响整个调度台作业计划的准确性。1.2乘务员配备不足全车间现有乘务员315名,随着新线开通,运量的快速上升以及铁路局多次局部调整运行图,改进机车交路,机车乘务员的定员已不能满足现行列车运行图的需要。特别在春运、节假日、黄金周超图大量开行临客列车时,机车乘务员工作超劳更加严重。在家休息时间大为减少,以2008年春运为例,进入2月份,每天实际开行超过50对列车,加之大量开行临客列车,使乘务员的实际休息时间小

7、于24小时,甚至出现了连续8天未在家睡一宿的情况。1.3列车运行时间延长(1)客、货列车运行速度差增大。运输能力处于饱和状态,导致货物列车运行途中增加了会、让旅客列车的次数和时分。(2)货物列车站停开车信息传递不及时,机车乘务人员未提前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延长了站停时间。(3)行车设备的故障率和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是影响货物列车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局2005年1月份共发生行车设备故障46件,影响行车71小时51分,造成122列旅客列车、91列货物列车晚点。此外,“机破”、站停“拉二钩”等现象的存在,打乱了正常的列车运行秩序。2对策及建议2.1完善

8、车机联控内容,强化车机联控制度加强车机联控,将货物列车运行途中站停开车的信息纳入“车机联控”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