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

ID:57917491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_第1页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_第2页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_第3页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合同变更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关键词:合同/裁判变更/法理/立法完善内容提要:合同的裁判变更,各国立法直接规定者虽不多,但实践者却不少,通过对强行法的执行,对法律或合同的解释等方法,法院实际上变更了合同的内容。这种裁判变更的法理依据何在?它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关系如何?法院依据何种标准、在多大范I韦I内、依照何种程序来变更合同?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相关立

2、法和实务加以探讨。合同变更,通常意义上是指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即合同有效成立后,尚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前,当事人双方就合同的有关条款达成修改或补充协议,从血改变原合同的内容。变更合同的内容,本属丁•合同为事人的权利,依照契约自由原则,合同乃双方为事人合意Z产物,合同因为事人的合意而产生,因当事人的合意而终止。在合同有效成立后,一方当事人要变更合同的内容,须征得对方半事人的同意。擅自变更的,即构成违约,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合同变更问题上,本无第三者介入的余地。但我国《合同法》第54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

3、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半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从此条的规定来看,在具备上述事由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仅对合同享有撤销权,而且对合同内容享有裁判变更权,其法理依据何在?在司法实务屮,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依据何种标准、在多大范围内对合同亨有裁判变更权?对此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_、各国关于合同裁判变

4、更的立法与实践在合同裁判变更问题上,各国立法者态度不一。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法院依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将之认定为可撤销的合同,对该合同亨有撤销权,但立法并不直接授权法院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均采此作法。例如《法国民法典》第1117条规定「因错误、胁迫或者诈欺而缔结的契约并非当然无效,仅按本编第五章第七节规定的情形及方式发生请求宣告契约无效或撤销契约的诉权。-《日本民法典》第96条亦规定:“因诈欺或胁迫而进行之意思表示,得撤销之。"上述条款屮均不包含授权法院裁

5、判变更合同的精神。另一种情况是,立法明文授权法院可以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裁判变更。采此作法的国家只占少数,其屮尤以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民法典最为典型。1994年〜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民法典》第451条就规定,因实质性的情事变更而导致合同一方半事人全部或部分拒绝履行合同吋,法院可以根据肖事人一方的请求,而直接变更或解除合同。1942年修改后的《意大利民法典》第1447条和第1450条也规定,乘人Z危的合同,得根据承担义务一方的请求而废除;而接到废除请求的缔约人得提议修改契约以使之充分恢复公平,从而避免契约的废除。就英美国家的立法来看,其制定

6、法屮也未明确授权法官可以对合同进行裁判变更。显然,在合同裁判变更问题上,以立法方式直接加以肯定的国家只占少数,但这并不等于说各国的司法实务对此也采否定态度。事实上,1994年5月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10条就采纳了直接授予法院合同裁判变更权的作法。依照该条的规定,对于因错误、欺诈、胁迫以及重大失衡而订立的合同,受害一方为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依有权宣告合同无效一方为事人的请求,法庭可以变更该合同或其条款,以使其符合公平交易的合理的商业标准。虽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只具有示范法的性质,而不是国际公约,但它是由

7、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组织众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共同制定的,它“尽可能地兼容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法律体系通用的法律原则,同吋还总结吸收了国际商事活动屮广为适用的惯例和规则,因而,对于指导和规范国际商事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也反映了各国司法实务和交易实践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取向。就现有资料看,H前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其他途径而不是立法,同样可以使法院获得变更合同的权利。这些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特别法授权法院直接变更合同的内容。比如《日本民法典》虽然没有赋予法院对合同的裁判变更权,但1992年施行的《借房借地法》第17条却明文规定,

8、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就借地条件的变更达不成协议时,可以应当事人的请求,直接变更借地条件。[2]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通过特别法的补充规定,曰本法院当然获得了合同的裁判变更权。(2)通过执行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变更合同的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