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doc

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doc

ID:57957716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4

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doc_第1页
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年级八班别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2、通过反复诵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3、了解毛泽东同志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学习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心,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难点:理解诗歌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二、课堂导学1、自由诵读课文,找出两首歌词的中心句。2、再读课文,品味文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如:(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酷热和河川纵横的景象,从而渲染了红军行军的艰辛。)(2)“雪山低头迎远客,

2、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3、赏析语言。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二句歌词进行赏析,可从修辞方法或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赏析。格式: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4、体会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小组交流读课文的感受。三、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压黔境()  B.雪皑皑() C.千锤百炼()  D.草毯泥毡() 2 、 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3、阅读回答问题: 讲到

3、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

4、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1)这段神采飞扬的评述,同样出自毛泽东之手。请说说本文和课文《七律 长征》诗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答:(2)请用文中原句概括长征的意义。答:(3)文中所运用的设问和反问的句式,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试举例

5、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说说其作用。答:四、课后作业:课外积累毛泽东诗词两首。五、课后反思                                       阅读题参考答案1.课文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的宏伟壮阔的场面,表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本文则论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及其取胜的原因。 2.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 设问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或:谁使长征胜利的呢?反问句: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或: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作用

6、一定要结合所举的例子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