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边境垦区经济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

ID:5796588

大小:248.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7-12-25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_第1页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_第2页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_第3页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_第4页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兵团边境垦区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兵团边境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前言为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促进边境团场和南疆困难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在认真分析研究边境垦区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力图抢抓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兵团边境垦区的独

2、特区位优势,丰富屯垦内涵,转变戍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边境师团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公共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兵团边境垦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本规划是指导兵团边境垦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规划范围为农四师、农五师、农九师和农十师四个师,以及农一师4团—61—、5团,农三师托云牧场、叶城二牧场,农六师红旗农场、奇台农场、108团、109团、110团、北塔山牧场,农七师137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淖毛湖农场、红星一牧场、

3、红星二牧场,农十四师皮山农场等16个边境团场。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条件编制兵团边境垦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需结合兵团边境垦区发展现状,准确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一、边境垦区的发展现状兵团边境垦区分布在沿边境线的26个边境县、市内,守卫边境线总长2019公里,占全新疆边境线的37.4%,主要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等国接壤。边境垦区现有70个团场,其中边境团场58个,占兵团团场总数的38%。总人口58.5万人

4、,占兵团人口总数的22.74%。边境垦区土地面积3935万亩,耕地482万亩,分别占兵团的35.2%和31%。(一)自然资源状况。边境垦区多属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干燥少雨、冬寒夏热、日温差大、日照丰富。无霜期平均在120天左右,最短时只有69天,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9度,年平均气温3.6-3.9度。边境垦区所在区域多为山区、丘陵,草场资源丰富,水资源在部分团场较为丰富,但开发难度大,现水库库容量37563万立方米。—61—边境垦区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可开发潜力大。其中,煤炭分布在

5、除农五师外的所有边境垦区地区,资源储量在22000万吨以上;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农四师、五师和十师;金矿主要分布在农十师、九师和十三师;盐矿主要分布在农五师、十师,资源储量10250万吨;云母主要分布在农十师,资源储量2.3万吨,占全国云母资源总量的60%;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农十师,资源储量5.6亿吨,品位国内罕见;硅藻石主要分布在农十师,硅藻石C级资源量380万吨,预测资源储量4000万吨,且覆盖浅,易开采;饰面用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农十三师;农七师137团的沥青矿是我国唯一天然沥青矿,品位高;硭硝主要

6、分布在农五师、十师和十三师,资源储量约76万吨。(二)经济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边境垦区各师、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兴边富民行动的推动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师(团)、人才强师(团)、工业富师(团)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屯垦戍边实力不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30亿元(当年价,下同),占兵团国内生产

7、总值的17.3%,年均增长12.6%(可比价,下同)。—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5亿元,年均增长11.3%;第二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年均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34.02亿元,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300元,年均增长12.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率8.3%;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6%。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团场农

8、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500元和790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1%和1倍。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45∶28∶27调整到2010年的40∶34∶26;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农业内涵扩大再生产,果蔬园艺业及畜牧业比重上升,农业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方向发展;所有制结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20%;农业剩余人口进一步转移,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44.4%;口岸带动型农业产业化达到一定规模,现已形成“国际市场+公司+团场基地+农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