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

ID:57975061

大小:58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04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3页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4页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景诗答题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之 写景抒情诗一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

2、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

3、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

4、心境(步骤三)。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手法主要有: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4、用典:使

5、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修辞手法主要有: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

6、、反问:加强语气。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等。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更加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的音乐美。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

7、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上而下。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

8、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