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

ID:57995639

大小:89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9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_第1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_第2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_第3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_第4页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Q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武汉建工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张传林QC小组一、工程概况由我公司承建的天瑞国际酒店改扩建工程位于汉口解放大道,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地上三十层,建筑高度110米。本工程原设计一至七层裙楼为商业建筑(现SOGO百货),主楼部分为高档酒店,1997年主体结构完工后成为“烂尾楼”闲置多年。2005年,重新接手该工程的开发商拟将八~三十层主楼改造为小户型酒店式公寓,并对现有结构进行改扩建。扩建结构主楼扩建平面示意图扩建方法主要为:现有结构植筋、加大梁柱截面、混凝土现浇沿外墙四周水平扩宽1.6

2、米。扩建示意图根据改扩建方案,施工前必须搭设防护脚手架,为不影响商场正常营业,脚手架只能采取从九层楼面悬挑搭设的方式,并要留出扩建施工的操作面。制图:张传林2006年3月脚手架搭设示意图和常规悬挑架比较,本工程脚手架具有下列特点项目常规本案特点相对地面高度6~9米32米高空作业悬挑长度(L)1.5米3米大跨度悬挑作业难度一般困难安全风险性极大如何在施工环境复杂的高空作业面做到脚手架规范施工,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小组成员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小组活动选择的课题是“高空、大跨度悬挑外脚手架搭设”二、小组概况小组简介

3、小组名称:武汉建工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张传林QC小组课题类型:创新型组建时间2006年3月注册日期2006年3月小组注册号WJS2006-03课题注册号KT2006-03小组人数12人平均年龄36岁小组培训情况小组成员均接受TQM知识培训20课时以上,出勤率达95%.小组成员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组内分工1张传林男40中专技术负责高级工程师组长组织协调2张红涛男25本科安全监管工程师安全技术指导3龚国宝男38大专施工员工程师技术方案编写4阳友刚男24大专施工员助工质量检查5董斌男28大专施工员

4、助工方案执行6黄传林男45中专机管员技术员设备安全管理7舒八九男47中专安全员技术员安全方案编写8严利男45中专质检员技术员质量检查9王建桥男43中专质检员技术员质量检查10付华男24本科安全员助工安全检查、数据分析11樊亚涛男32大专施工员助工方案实施12罗永红女39中专资料员技术员资料收集制表:阳友刚2006年3月三、选题理由理由一管理创新之需要本工程脚手架属高空作业、大跨度悬挑、在武汉建筑业尚属先例,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之特点,是一次创新型的小组活动。理由二技术创新之需要作为承重体系的水平钢梁

5、悬挑跨度大,结构受力复杂,必须先从理论上创建合理的计算模型,通过受力分析、结构计算,为方案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技术创新的过程。理由三安全保障之需要施工场地窄小,周边密布商业区和居民区,高层悬空施工风险极大,如何做好安全保障,降低施工干扰,避免相关方抱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四、课题目标一、确保悬挑脚手架一次性搭设成功二、脚手架搭设全过程中,安全、质量事故频数为零目标可行性分析:实现目标的不利因素:本工程脚手架搭设具有高、险、难之特点,无成熟的施工经验可借鉴。施工难度更是不言而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人

6、身伤亡、财产损失等影响极坏的不良后果。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可充分利用现有结构,创造有利于水平钢梁施工的条件如“钢梁的锚固、钢丝绳上部固定、架体与结构的拉结。还有小组成员敢为人先,勇于攻关、技术创新的精神。并有公司安全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结论:目标可行五、搭设方案选定悬挑脚手架是有别于落地脚手架的一种搭设方式,由一端固定于楼板的悬挑水平钢梁以及附加约束组成的承重体系,支承架体并承担上部荷载。此项工艺,脚手架搭设为常规方式,关键是确保处于悬挑状的水平钢梁承受荷载后不变形、不破坏、不倾覆。因此,合理选择承重

7、体系的材质类别和搭设方式是实现课题目标的前提。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承重体系的选材和搭设方案各抒己见。用亲和图归纳整理如下:钢梁材料选用方案综合评价得分表序号方案评价综合得分是否选用评价准则张传林张红涛舒八九董斌阳友刚龚国宝严利付华黄传林王建桥樊亚涛1工字钢难易性◎○◎◎◎◇○◇◎◎○111选用经济性◇○◎△◎◇◎△◇◎△受力特性★◎★◎◇◎○★★◎★2槽钢难易性○○◎◇○◎○△○△◎101不选经济性◎◎○○◇★◎○◎○○受力特性◎◇○◇◎○◇○◎○◇3角钢难易性○△◇◎○◇△◇

8、○◇◇87不选经济性★◎★○★○◎○★○○受力特性◇△△△◇○△○◇△◇表中:★5分◎4分○3分◇2分△1分制表:阳友刚2006年3月承重体系搭设方案综合评价得分表序号方案评价综合得分是否选用评价准则张传林张红涛舒八九董斌阳友刚严利龚国宝王建桥付华黄传林樊亚涛1悬臂端上拉下撑难易性△○◎△△◇○◇◎◎○148不选经济性◇○◎△◎◇◇△◇◎△受力特性★◎★◎◎◎○★★◎★预计成效★★◎◎★○○★★○◎2悬臂端上拉难易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