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说课稿.doc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

ID:57996110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6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_第1页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_第2页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_第3页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_第4页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体压强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体压强说课稿辽源十九中仲崇鹏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第十章压强液体压强的第三节——液体压强的计算。第十章的内容是本册书的一个难点,而液体压强又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因为液体压强较抽象,不象固体压强那样容易理解。其中本章的第一节压力和压强及第二节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大气压强、浮力一章的基础,本节课可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巩固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认识及

2、理解液体压强的公式。(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结合液体压强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大纲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达到“理解”。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液体压强公式。而液体压强公式又是通过在液体中取一个假想的液柱进行公式推导得出的,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就会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难度。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我确定的教法为:引导发现法。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我设计了如下教学

3、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做过“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但未上升到理论高度。我把上节课做过的实验以“填空题”的形式给出,使旧知识得以重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引入新课:通过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学生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及深度有关。但怎样计算液体内部某一深度处的压强呢?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进入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三)进行新课:一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首先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水面以下20cm深处的压强呢?可以假想在水面以下20cm深度处有一个假象的正方形平面,正方形平面上方有一个高为20cm的长方体水柱(以上以“复合式”幻灯

4、片给出,如图1),水柱对正方形平面的压强是竖直向下的。由于液体内部压强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求出20cm处水柱向下的压强,也就知道了在此深度处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从而带领学生完成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那么,怎样计算长方体水柱对正方形平面的压强呢?我提示学生从公式P=F/S出发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学生说出分析问题的思路。根据压强公式P=F/S,要想求P得知道F和S,而F=G,G=mg,m=ρv,v=sh,从而得出液体压强公式P=ρgh.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工协作、会话等几个环节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符合“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运用“分析法”分析问题、解

5、决问题,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物理学“方法论”的熏陶,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二公式的物理含义:学习一个物理公式的时候,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公式中各个字母的物理含义,还要使学生清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更好地为“液体压强的计算”做好铺垫。1)公式中字母的物理含义:在这个公式中,字母ρ表示“液体密度”,h表示“深度”。学生对h的理解一定不是很透彻,为此,我举了一个例子进行讲解(幻灯片给出,如图2):我是一条小鱼,我在一个深为100米的水库中,我距河底20米,你能算出我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吗?通过这道题的教学,学生明白了h是指从

6、研究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且这种“拟人化”手法的采用给学生以亲切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公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公式P=ρgh,学生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密度ρ一定时,P与h成正比;深度h一定时,P与ρ成正比。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我设计了两道有针对性的习题:1.如图3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和酒精,哪个容器的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为什么?2.如图4甲、乙两个容器中盛同种液体,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些?为什么?通过第2题的解答,学生根据公式的物理意义很容易得出结论,“长而高”的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些。学生得出结论后存在疑惑:难道“一盆水”产

7、生的压强还没有“一管水”产生的压强大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放录象讲述了帕斯卡的“桶裂实验”,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而且明白了一个道理:直觉并不可靠,必须进行科学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液体压强的计算: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并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我讲解了书中的例题:如图5甲、乙两个煤油柱对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大?我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公式进行求解,然后由学生板演解题过程。根据计算结果我问道:两个煤油柱对底面的压强相等,这是不是巧合呢?它们对底面的压力为什么不相等?学生根据公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