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

ID:58051268

大小:1.18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9-04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_第1页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_第2页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_第3页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_第4页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力拖动基本控制 电路分析长兴职教中心戴月根维修电工高级工培训第一单元电气控制基础知识电力拖动是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统称。它通常由电动机、控制电路、保护电器与生产机械及传动装置组成。电动机在按照生产机械的要求运转时,需要一定的电气装置组成控制电路。由于生产机械的动作各有不同,它所要求的控制电路也不一样,但各种控制电路总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环节组成。电力拖动常用的基本控制电路有电动机起动控制、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控制(正、反转)、改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控制(调速)、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等。一、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分类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设备及

2、电气元件按照一定的控制要求连接而成。为了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要求,需要用统一的工程语言即用工程图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工程图是一种电气图,叫做电气控制系统图。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和电气元件位置图。原理图主要用于阅读和分析其工作原理,安装接线图主要用于安装和检修电气设备,元件位置图主要用于电器元件的布置和安装。在实际中,原理图、接线图和位置图要结合起来使用。1、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又称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

3、气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图1所示为CW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原理图能充分表达电气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图1CW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1)原理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四部分来绘制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接地线PE依次画以相线之下。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极画在下边。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主电路是从电源向用电设备

4、供电的路径,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主电路通过的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主电路要垂直电源电路画在原理图的左侧。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辅助电路一般包括信号电路和照明电路等。信号电路是指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照明电路是指实现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电路。这些电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主令电器的触点、信号灯和照明灯等电器元件组成,通过的电流都较小,一般不超过5A。画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图时,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要跨接在两根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和照明电

5、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与下边电源线相连,而电器的触点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为读图方便,一般应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排列来表示操作顺序。(2)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点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分析原理时,应从触点的常态位置出发。(3)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是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4)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所起作用分别画在不

6、同的电路中,但它们的动作却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如图1中的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画在控制电路中,而三对常开主触点则画在主电路中。若线圈得电,主触点随即动作,因此,均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KM,来表示它们属于同一个接触器的元件。若图中相同的电器较多时,需要在电器文字符号后面加注不同的数字,以示区别,如图1中SB1、SB2或Q1、Q2等。(5)画原理图,电路用平行线绘制,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并尽可能按照动作顺序排列,便于阅读。对交叉而不连接的导线在交叉处不加黑圆点;对“+”形连接点(有直接电联系的导线交叉连接点),必须要用小黑圆点表示

7、;对“T”形连接点处则可不加。(6)为安装检修方便,在电气原理图中各元件的连接导线往往予以编号,即对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用字母或数字编号。①主电路的电气连接点一般用一个字母和一个一位或二位的数字标号,如在电源开关的出线端按相序依次编号为L11、L12、L13。编号的顺序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进行,标号的方法是经过一个元件就变一个号,如L21、L22、L23,L31、L32、L33等。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V、W。对于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为了不致引起误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别,如1U、1V、1W

8、,2U、2V、2W等。②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编号按“等电位”原则以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用数字依次编号,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