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

ID:5822533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_第1页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_第2页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_第3页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_第4页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血府逐瘀汤验案六例  【摘要】尽管血府逐瘀汤加减适用临床的病证复杂多变,但总以血瘀气滞为辨证要点。只要符合血瘀的病机,均可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治愈。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顽固性失眠;痛经;肌衄;偏头痛;胸痛;哮喘  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4.04.637文章编号:1004-7484-04-2311-01血府逐瘀汤系《医林改错》方,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甘草所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诸症。笔者以此方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一些常见病,均获显效。现将验案

2、六例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  顽固性失眠:郭某某,女,40岁。失眠时轻时重多年,多则每夜能寐三、四小时;少则二、三小时。经常头晕,神倦,心悸,急躁易怒,纳食如常,二便自调,舌质红略带黯色,无苔,脉沉弦细。屡进养心安神、滋阴补血、清火调肝等剂,反愈治愈甚,经再三思索,终有所悟:此系心胸血脉瘀阻,血行失畅所致。盖心脉瘀阻,血不营心,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心悸;睡眠不足,神气不充,故头晕神倦;脉滞血少,故脉见弦细;治法宜活血化瘀,理气宽胸为主,拟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当归、生地、赤芍、桃仁、川牛膝各12克,红花、川芎各6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柴

3、胡、桔梗、枳壳各10克,甘草5克。三剂。  服一剂后,当晚睡眠即有好转;三剂尽后,每夜能安睡六、七小时。嘱再服七剂,以资巩固。三月后随访,睡眠一直正常,精神良好,头晕心悸等症皆除。  失眠一证,起因多系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而由瘀血所引起者,较为少见。从本例初起所表现的症状来看,多见气阴两虚和气血不足之象,而瘀血的见证反不明显,但多次投以调养心肝之剂,疗效却不明显或不稳定,因其本在于瘀血。故投血府逐瘀汤加丹参、郁金、活血化瘀,理气宽胸,失眠自愈。  痛经:许某某,女,36岁。每行经前少腹胀痛,五心烦热。每逢经期至时腹痛加重,经量少,色紫

4、黑有血块、质粘稠,每次持续10余日,甚感痛苦。诊见:两颧潮红,消瘦,口唇少津,舌红苔厚,脉沉弦数。诊为气滞血瘀型痛经。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9克、生地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甘草5克、元胡15克、香附15克,水煎服。八剂后,痛减,血量增多,血块减少,经期持续7天。遵上法又治二个月经周期,痛经治愈。  肌衄:徐某某,女,6岁。其母代诉:“女儿昨日临睡前,突感两下肢疼痛,不能行走。当时以为外伤所致,请骨科医生检查未见异常。次日询之,发病前两天吃过鱼蟹。查体:双下肢有片状、点状紫

5、色瘀斑,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两膝关节屈伸受限;精神正常,两�E潮红,口唇干燥,舌质红,舌边可见紫色瘀斑,苔薄黄而干,脉细数。化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诊为肌衄。系由气血瘀滞,脉络不通,致血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花12克、红花9克、当归10克、生地9克、川芎5克、赤芍8克、牛膝10克、大青叶20克,水煎服,嘱忌食辛辣及鱼腥食物。四剂后,下肢瘀斑减少,色变浅:仍觉口干,手足心热,守前方加玄参15克、丹皮10克。六剂后,瘀斑已呈浅黄色。继服六剂诸症消失,病愈。偏头痛:刘某某,男,28岁。自述患左

6、侧偏头痛半年之久,呈阵发性刺痛,每于精神紧张或睡眠不足时发作,痛剧时伴呕吐,心烦,服止痛药仅能暂时缓解。诊见:精神苦闷,面色深红,左太阳穴可见青筋暴露,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涩。诊为血瘀头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2克、生地10克、川芎9克、赤芍10克、牛膝9克、桔梗6克、柴胡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水煎服。守原方共治疗半个月,共服十五剂,头痛治愈。  胸痛:王某某,女,31岁。自述两年来右侧胸痛,每劳累或生气后加重,呈针刺样疼痛。经X光、血沉、抗“O”等项检查,未见异常,服中西药均无效。诊见:面色红润,舌淡、苔薄白,脉

7、弦有力,第三肋骨近胸骨端可触及隆起、压痛,皮色如常。诊为气滞血瘀型胸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桔梗5克、枳壳15克、甘草5克、木香10克、青皮15克,水煎服。十剂后,疾愈。  哮喘:许某某,男性,22岁。查患者体温正常,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嘴唇发绀,背曲腰弯,舌淡苔白,边缘有紫纹,胸腹胀满,咳痰稀薄,脉象沉涩。胸透见肺纹理增粗。听诊双肺有明显哮鸣音。诊为气滞血瘀之候,兼挟有寒痰袭肺之症。取血府逐瘀汤加蜜炙麻黄6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5克。服5剂

8、,复诊时患者哮喘平息,痰鸣音消失,心情舒畅,自述除头眩不适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继以原方去蜜炙麻黄、白芥子、莱菔子,加党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