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论文.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论文.pdf

ID:58299103

大小:205.7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1页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医学工程Vnl-21N0.10第21卷第10期ChinaMedicalEngineeringOct.20132013年10月·临床研究·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与脾栓塞术后抗病毒疗效观察贺晚英,严强,吴世行(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1.感染科;2.普外科;3.影像科,湖南怀化418000)摘要: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采用普通干扰素0【一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未做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

2、例。分别行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后给予普通干扰素0l一2a300万u皮下注射,隔日每次。联合利巴韦林,900-1200mg每天治疗。疗程48周。治疗期间,前3个月每周随访,之后每4周随访1次,至疗程结束后继续观察24周。随访期间观察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HCV—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脾切除或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缓解后,给予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脾切除患者为65%,部分脾栓塞术者为30%。脾栓塞术者仍有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

3、少而影响疗效。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脾切除或脾栓塞术后抗病毒治疗,宜选择脾切除术。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硬化;脾切除术;脾栓塞术;干扰素一2a;利巴韦林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B由于历史原因,本地既往10—20余年前接受过输血或卖血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HCV感染率高。丙肝隐匿性强,患者就诊时已是肝硬化。为阻止疾病进展,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干扰素骨髓抑制作用明2结果显,且丙肝肝硬化后脾亢,造成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以2.1两组患者术前

4、、抗病毒治疗开始当天、抗病毒治疗后4至抗病毒治疗难以坚持。为提高疗效,我院自2008年8月一2012周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年11月在此类患者中,分别采取脾切除术或脾栓塞术后为患结果见附表.术前、抗病毒治疗开始当天,白细胞、血小板、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现脾切除术优于脾栓塞术。血红蛋白比较,>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病毒治疗后4周比较,(尸<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资料与方法附表两组患者术前、治疗开始当天、治疗后4周外周血计数结果1.1一般资料收集2008

5、年8月一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丙型肝炎肝硬化B级患者,共计80例。行脾切除术4J0例,脾栓塞术40例,栓塞面积60%~70%,其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45~65岁,平均48岁,病程15~20年。诊断标准符合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排除合并甲、乙、丁、戊型肝炎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中毒、酒精、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均经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腹部彩超、CT扫描、胃镜等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B2.2病毒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级、脾亢。80例患者术后2个月检查结

6、果:HCV—RNA载量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主要不良反应在2.36×10~7.82×10IU/mL范围内。ALT正常上限1~5倍。为干扰素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作用,血清总胆红素≤34,2mol/L,白细胞、红细胞均在正常范围,抑郁症、内分泌(甲低)方面改变等。有发生甲低者,给予血小板计数≥80×10/L;无干扰素使用禁忌症。补充甲状腺素片治疗后,不影响疗效。导致患者终止治疗主1-2治疗方法要为白细胞数及血小板数减低。根据患者意愿选择脾切除术或脾栓塞术,栓塞面积2

7、.3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比较60%~70%,均为丙肝肝硬化pugh—childB级患者,每组40例。脾栓塞术治疗组及脾切除术治疗组的抗病毒治疗的应术后观察外周血象及肝功能情况。术后2个月给予普通干扰答率,EVR分别是35%(14/40)及67.5%(27/40),ETVR分素300万U隔日/次肌注,口服利巴韦林900~1200mg/a。别是35%(14/40)及65%(26/40),SVR分别是30%(12/40)治疗期间尤其部分脾栓塞术者¨_{现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视及60.25%(25/

8、40)。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EVR、病情予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或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ETVR、SVR相比较,(尸<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栓塞术板降低者在50×10/L以下时,予白介素一11或血小板刺激组应答率低,主要为因为再发脾亢,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不因子皮下注射。得不终止治疗。1-3实验室观察指标3讨论患者在脾切除术或脾栓塞术后于第二个月开始普通干扰HCV感染由于隐匿性强,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肝硬素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根据病毒学和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化。肝硬化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