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pdf

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pdf

ID:58299405

大小:184.5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pdf_第1页
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I占缸金2014·5(上)◆法律经纬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机制问题研究一以苏南地区为例周海英张曦菡摘要兼职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然而兼职时的权益保障仍比较薄弱。存在大学生对兼职性质的认识不清、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难、大学生自身依法维权意识不强、高校职业指导不够等问题,对此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当扩大高等学校职能范围、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处罚力度、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适当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等加强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维权意识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

2、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类项目X2013l】287057x)。作者简介:周海英、张曦菡,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中图分类号:D922.5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67·022012年4月l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大学生兼职遭遇退9%的人认为没有作用。学入职陷阱权益保护尚存争议》的新闻。诱骗大学生退学入二、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职,使不少优秀的大学生牺牲在这些卑鄙手段上。大学生兼职(一)大学生对兼职性质的认识不清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家庭负担或供自

3、己日常花费、培养个人能力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并提升实践水平。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不难获得兼职意见》第12条的规定,大学生的兼职不受劳动法调整,实属劳务的机会,然而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工作往往只能认定为普关系,应属民法调整的范围。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主要有三点通的劳务关系,而校外兼职更是不受《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区别。首先,主体的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必须是法办法》的调整和保护,其法律权利保障极为薄弱。这也使一些人或组织,自然人不能成为用工单位。而劳务关系

4、的主体双方大学生既渴望踏入社会,又怕受骗难维权。不可否认,大学生可以同时为自然人,如家教活动。其次,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需要树立正确的兼职观,树立危机意识和维权意识,但为涉世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不仅有财产从属性,还有人身从属性,劳动未深的大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安全的兼职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者还要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而劳务关系中,双为此围绕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时权益受侵害情况及原因、大学方只有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并获得报酬,却不受另一方生自我保护意识、法律保护等方面,在南京、镇江、无锡等苏

5、南管理。最后,主体的义务不同。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并组织实际体验兼职工作,对身边有兼职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提供保护安全的工具等,且这些义务受到国经验的大学生、劳动法任课教师、合同法任课教师等进行访谈,家的强制干预。而劳务关系中,雇主一方一般只提供报酬,却没从而进行调查分析。有缴纳保险等法定义务,设备工具一般也是由提供劳动的一方一、苏南地区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调查情况概述自己准备。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权益纠纷并不属于劈在问卷调查中,大约有25%的人受到过权益侵害,大一学生

6、动关系。权益受侵害的概率比较高,平均每3.5人就有一人受到过侵害。(二)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难在受侵害的人中,76.6O%受到财产侵害,12.77%受到名誉侵害,在校大学生兼职有工作种类范围有限、及时清结、约束少的而其中51.06%的人所受侵害来源于雇主。就在兼职中权益受损特点,也因此缺少许多保障性措施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一可依照哪些法律法规寻求救济的问题上,87%的人认为可依照劳方面,大学生由于受学习时间限制,从事兼职工作的时间有限,甚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寻求救济,而有65%的人认为可依

7、照合同法寻至具有不确定性,往往从事的是家教、推销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求救济,53%的人认为可依照侵权责任法寻求救济,45%的人认作。这类兼职工作大多无法与大学生的专业相对口,大学生只能为可依照民法寻求救济。在165位参加兼职的大学生中有132通过这类工作增添一些课外收入,而无法真正发挥自己所长。另人存在没有签过合同的情况,甚至有87人从没签过。不签合同一方面,由于兼职的临时性、短期性、及时清洁性等特点,兼职关的原因有多种,29%的人觉得小题大做,21%的人嫌麻烦,甚至系往往不受双方的重视,法律对它的

8、直接约束也很少。而且很少38%的人不知道可以签合同,只有l2%的人是因为单位不肯签。有工作证、合同之类的证据可以留下,大学生难以取证,更难达到就在兼职中签订合同对于保障大学生兼职各项合法权益的作用维权的目的。问题上,43%的人认为作用大,有48%的人认为作用不大,而有(三)大学生自身依法维权意识不强67制占尊▲金◆法律经纬/2014·5(上)大学生对于兼职签合同不重视。大多数人尽管能认识到签限于贫困生。第二,与一些信誉较好的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合同的作用,然而对其作用大小仍是报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