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

ID:58317062

大小:32.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_第1页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_第2页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新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资料推荐⋯⋯⋯⋯⋯⋯⋯⋯⋯⋯⋯⋯⋯⋯⋯⋯⋯⋯⋯初中物理公式大全(2)液体压强公式(p150)p=ρgh(p:液体压强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八年级物理力学部分六、浮力公式(第九章P169起)一、速度公式(第二章p23)(1)F浮=F’-F(压力差法)(2)F浮=G(漂浮、悬浮法)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排水法)速度vV=s/tm/skm/h1m/s=3.6km/h(F浮:浮力,G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m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密

2、度,路程sS=vtmkm1km=1000m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g:10N/kg或9.8N/kg)七、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第十章p187)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3333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密度ρρ=m/vkg/mg/cm1g/cm=1000kg/m八、滑轮(组)公式(第十章p191)(不计绳重和摩擦)质量mm=ρvkgg1kg=1000g(1)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3333363体积vV=m/ρmcm1m=10dm=10c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3

3、31L=10ml(cm)时间tt=s/vsh1h=60min=3600s1(2)动滑轮:F(G物G动)S=2h(F、s、h、G物::同上,G动:动滑轮的重力)2二、质量密度公式(第五章p94)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1(3)滑轮组:F(G物G动)s=nh(n: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n三重力公式(第六章p113)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十章P196)G=mg(G:重力,m:质量,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1)功a、W=Fs(W:功J,F:力N,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p196)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

4、七章p133)b、把物体举高时W=Ghc、通过功率计算W=Pt(2)功率(p199)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F:力)WFs五、压强公式(第八章)P(一般)Fv(P:功率W,W:功J;t:时间s,F、s:同上,ν:速度)tt(1)普适公式(p144)(3)有用功(p202)W有=Fs=Gh(与功相同)W有=W总-W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F2p(p:压强Pa,F:压力N,S:受力面积m)固体平放时F=G=mg(4)总功(p202)W总=FS(F: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总=W有+W额S1⋯⋯⋯⋯⋯⋯⋯⋯⋯⋯⋯⋯⋯⋯⋯⋯⋯⋯⋯⋯⋯⋯⋯最新资

5、料推荐⋯⋯⋯⋯⋯⋯⋯⋯⋯⋯⋯⋯⋯⋯⋯⋯⋯⋯⋯WW有(1)普适公式P(P:电功率W或kW,W:电功J或kW·h,t:时间s或h)(5)机械效率(p202)100%(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tW总P=UI(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九年级物理热学部分(第十二、十三章)22U1、吸热、放热(p42)(2)纯电阻公式PIRR1、吸热:Q吸=Cm(t2-t1)=CmΔt2、放热:Q放=Cm(t1-t2)=CmΔ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6、串联电路的特点:2、热值(p50)(固体、液体)Q=mq(气体)Q=Vq(m:质量,q:热值,(1)各处电流相等I

6、=I1=I2(p68)(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p81)m:质量,V:体积)当n个阻值相同的R串联时,R总nRQ有效利用100%(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总=R1+R2(p90)3、热机效率:(p51)Q完全燃烧U1R1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第十四、十五、十六章)(4)串联分压:各部分电压比等于电阻比U2R21、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p100)W1P1U1R1(5)由此可得,当R1、R2串联,t相同时(p107)W2P2U2R2UUI(可变换为,UIR或R)(U:电压V,I:电流A,R:电阻R)RI(6)并联电路的特点:(1

7、)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2、电功公式(p118)(2)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一般等于电源电压U=U1=U2(1)普适公式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R:电阻R,t:时间s)111R1R2(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R总]R总R1R2R1R22UUWUtt1(2)纯电阻公式(焦耳定律)RR当n个阻值相同的R并联时,R总Rn2WRIItIRt11R2(4)并联分流:各支路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倒数比I1:I2:5、电功率:R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