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

《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

ID:5833813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5

《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_第1页
《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_第2页
资源描述:

《《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经》与《甲乙经》在针灸禁忌的比较0704041王晶晶07针五《内经》中的针灸禁忌在《素问·禁刺论》中比较系统的提到了针灸的禁忌。第一,他提出了针刺不能刺到五脏“藏有要害,不可不察……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素问·禁刺论》)及刺中五脏的严重后果“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暗……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素问·禁刺论》)。虽然根据现代的医学验证几日死是没有根据的,但对我们还是有很重要拿到指导意义的。第二,还指出了不能针刺的一些特殊部位:此中大动脉,大脑,乳头,胸腔也会造成严重后果。“刺跄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缺盐,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第三,指出了病患在哪些情

2、况下不能针刺“无利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刻大饥人,无利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第四,指出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的刺法“放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春夏秋冬,各有所剩,法其所在。”和违反这个刺法的不良后果“着刺复分,脉乱气微……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第五,指出补泻时间的禁忌、原因及在错误时间补泻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故无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放血易泻,气易行……外虚内乱,淫邪乃起。”(《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第六,还提出虚证时候不刺灸“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灵枢

3、·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藏气坏矣。”(《灵枢·终始第九》)第七,列举某些病不可以刺灸如“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第八,提出了某些经在特定时段要禁刺“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第九,还提出不能刺病与脉相反的病“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音魂)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第十,还提出了日期禁忌“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于耳内……是谓五禁。”(

4、《灵枢·五禁第六十一》)《针灸甲乙经》在《针灸禁忌》谈到了针灸的禁忌,把《黄帝内经》中较散乱关于禁忌的条文作了系统的总结。除了把以上《内经》的十条几乎都涵括之外,又增加额外的内容,第一,增加了是三个禁刺穴位及刺后或深刺后造成不良后果“神庭禁不可刺,上关禁不可刺深(深则令人耳无所闻)……鸠尾禁不可刺。”第二,增加了二十五个禁灸的穴位及不良后果“头维禁不可灸。……喑门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喑)……瘈脉禁不可灸。”总地来说,《甲乙经》是《内经》传承和发扬,无论各个方面,今天粗略的谈了谈针灸禁忌的比较,见识未免肤浅,如有不当希望老师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