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

ID:5833938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5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_第1页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_第2页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_第3页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_第4页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谈社会再谈社会契约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再谈社会契约——兼评秦晖所谓“广义契约”杨支柱  上传时间:2001-11-12  浏览次数:3933  字体大小:大中小  秦晖在《天平集》中使用了“广义契约”这一概念,在《问题与主义》中也使用了“广义契约”这一概念[1]。作为一个经济学、历史学的学者,他所谓的“广义契约”当然指广义的社会契约。  秦晖说:“依附型社会固然不像契约型社会那样以形式化契约关系为基础,但广义

2、地看,任何稳定的社会都可以视为某种契约的结合体。依附型社会中个人依附于共同体(家族、社区、国家等),从而共同体一般成员依附于代表共同体的首领,这是以既得到后者的保护又受到后者的束缚为常态的。”秦晖又说:“儒家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表明他们对这种‘事实上的契约’是有认识的。”“与契约型社会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事实上的契约因为没有形式化,所以它的‘订立’和‘解除’都是极端非理性的。”[2]  这个观点,是我所不能赞同的。我对秦晖说:“按照您这个说法,黑社会的首领和门徒之间也是契约关系。”秦晖说:“那还是有些不同。”  当然是有些不同,但是

3、仅就门徒们既受保护又受束缚这一点而言的确是没有什么不同。既受保护又受束缚,只能证明双方之间存在着某种身份关系,并不能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契约的成立必须缔约各方在自愿的前提下协商一致,一个有效的契约应该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广义契约”这一概念,我以为应当慎用;因为它的歧义实在太多了。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很遗憾忘了作者和文章名),把洛克所说的社会契约称为狭义契约(又叫“小契约”)[3],把卢梭所说的社会契约称为广义契约(又叫“大契约”)。民法学界区分狭义契约与广义契约的标准更是五花八门:有人把民法典(在我国指《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契约称为狭

4、义契约,把其他立法文件规定的契约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契约称为广义契约;有人把书面契约和口头契约称为狭义契约,把公用事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称为事实上的契约或广义契约,因为对于公用事业来说,不存在缔约程序,消费者可以凭单方面的意愿进入履约阶段;也有人把有效契约称为狭义契约,把无效契约和可撤消契约称为广义契约。我承认民法学界的这种划分各有其用处,但是对于社会契约来说,因为它本来是个抽象的理论,没有必要把它的含义复杂化,以至失去对话的共同基础。  就秦晖的理论(无论是他的“公正论”、“路径依赖论”、“非文化决定论”还是“大、下共同体论”)来说,“广义契约”这一

5、概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秦晖既然认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东西是否占支配地位与其说是东、西方的差别不如说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别,那么在他的理论中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就应该有质的区别。传统社会当然也有公正不公正的问题,但那时的公正与否是一个是否为习俗所容忍的问题,与契约无关。对于秦晖的理论来说,区分习俗的公正和契约的公正似乎是必要的;所以秦晖在使用广义契约的概念后,仍然把传统社会称为“依附型社会”,而与“契约型社会”(现代社会)[4]对举。由此可见,“广义契约”这一概念对于秦晖的理论连节省词汇的作用都没有。  由于“广义契约”这一概念对秦晖的理论

6、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它对秦晖的理论所造成的损害并不大。传统社会在常态下首领对民众存在既保护又束缚的关系也是事实,就像黑社会的首领与附庸之间存在既保护又束缚的关系一样。但是这一概念对秦晖的理论并非完全没有损害。它强调改革(主要是“分家”)要公正并没有错,但是它不免美化了传统社会,让人觉得传统社会在常态下根据契约伦理仍然是公正的。一些人误认秦晖为反对改革的新左派[5],可能与此不无关系。秦晖说“这种事实上的契约因为没有形式化,所以它的‘订立’和‘解除’都是极端非理性的”,也是这一无用的概念引他误入歧途的表现:中国传统社会的周期性大爆炸并非被统治者要“解除

7、”所谓“广义契约”,而是因为统治者根本不遵守他所谓的“广义契约”(习俗的公正)导致民不聊生;再说社会契约在一个契约社会里也是不可能形式化的,因为它本来就只是一个理论。秦晖关于中国社会大共同体本位的残酷性的独特认识和他对中国农村改革相对成功的解释(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只有束缚没有保护),实际上也推翻了他所谓的“广义契约”概念。  “广义契约”的概念不但模糊了身份关系和契约关系的区别(就民事契约而言),模糊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就是否依社会契约成立政府而言)的区别,使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著名论断失去了意义;而且它还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也是更普遍的错误,

8、就是把社会契约当作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根据我的记忆,我国不少大名鼎鼎的学者对社会契约的概念都存在着这同样的误解,例如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